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媒体报道了两起受骗新闻,受害主角都是武汉高校的教师,诈骗者利用电话,或佯装成警察,或告知对方已卷入“省长贪污案”,急于自证清白的老师们,一不留神就被骗子卷走存款近百万。
新闻一出,随即遭到网友的围观。只不过,网友们指责的可并不是行骗者的不法之举,而是指向受害者本身太傻太愚蠢。让受害者遭受如此不公平待遇的原因,正是他们自身的高校教师身份。
在一般人看来,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不仅该是强闻博知智慧超群,更该拥有高人一筹的辨识能力。如果受害的是老弱妇孺等弱势群体,还情有可原,而偏偏就是这样一群佼佼者还会被骗子玩得团团转,不仅智商有问题,更是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
一位网友留言到“进来就是想看看大家怎么骂那个傻瓜的”,这样的调侃者不在少数。也正是嘲讽和骂声中,更值得关注的案件本身反而退居其次了。很少有人去追问,如此“老三样”的诈骗方式为何总能屡试不爽,有没有技术拦截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到底有无履职到位,公安机关的破获进度如何。恰恰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晰了,才能对诈骗行为起到更为有效的治理,让整个社会有更好的氛围。
公允地说,防骗技能的获得与读书的多寡根本就不成正比例关联,它本来就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某种程度上说,常年身处校园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高知比起“老江湖”来说,确实是个好骗的群体,类似易受骗群体还有大学生,他们包容、开放接受新事物的优点,有时候正成为易被骗子利用的把柄。即便是媒体常将此类骗局曝光,也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成功接收,习得防骗术。加之,骗子手段常换常新,仅仅靠防,只能是防不胜防。
更何况,相信他人并没有过错。这个社会就是需要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成员在相互信任中的协作。错就错在,利用人性的善良与信任来进行欺骗的行为本身。当协作失衡时,却只将利箭齐刷刷射向受害者,这样的一份苛责,又何尝不是对行骗者恶行的一种鼓励呢?
中青报:这是一个见证骗局的年代?2008-12-24 |
中青报:这是一个见证骗局的年代?2008-12-24 |
新华网:骗子何其多2009-03-09 |
新华网:骗子何其多2009-03-09 |
官员买官被骗2011-10-26 |
义卖被骗2013-02-17 |
文 武:反信息诈骗需要新思维2014-01-06 |
伊 夫:面对骗子别当傻子2014-06-20 |
郑渝川:防范老人受骗,不能单靠子女规劝2014-11-02 |
评论图说:“钓”骗子2015-07-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