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刘天亮:利益不是万能的标尺
//www.auribault.com 2015-12-16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最近,一名旅客在飞机上突发重病之后的遭遇,让人无法释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机组人员和地面救护人员,仿佛听不见当事人的苦苦哀求,自顾自地争执谁该抬他下去。急救中心也似忘了争分夺秒,涉嫌舍近求远把病人送往“自家”医院。本该成为社会瞩望的机构,却以如此危险的方式,对待身处危险的人,像是在每个期待社会温暖的人心里扎了一根刺。

  包括当事人在内的许多人,事后都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急救机制方面,基本忽略了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蒙住了人的眼睛,让一连串的环节都漠视了面对面的痛苦?这当然并非社会的道德感已然滑落到了这种程度,而是从各个角度反思这一事件的人形成了这样一种固化逻辑:亟须调整的是机制问题,或者说是被制度固定下来的利益格局,个人的道德感只是次要因素。这种认知,即便揭示了某一方面的真相,也是一种遁词,就好像人们看待利益的方式,与道德感无关似的。

  前几年有部电影叫《在云端》,表现了这种固化逻辑对人的杀伤力。影片从一个职业裁员专家的视角,探讨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人们面临失业时,怎么跟他们说还重要吗?有人认为,反正怎么说都是痛,不如简化为纯粹的利益和效率问题。因此,以远程视频代替面对面沟通,也不会有更多伤害。然而,社会如何对待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有着伦理上的重要性。倘若一个人被赤裸裸地当成棋盘上随时可以拿掉的棋子时,伤害就会穿过具体的人和利益,升格为伦理层面的焦虑。因为,面对面的冷漠,是社会道德的无情销蚀者,它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把人的生存环境变成一片荒野。上世纪90年代初有首歌,很敏锐地唱出了这种危害:“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人们已是如此冷漠。”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即不论什么性质的矛盾,直接跳到利益冲突的框架来分析,基本不思考社会基本伦理的正当性,看似深刻其实很无力。比如,在冤假错案背后要挖一个部门利益的坑,官员腐败也习惯性联想到工资低的现状,甚至连监守自盗、吃了原告吃被告这种事,都只是利益惹的祸。这些说法隐含着一个潜台词:在利益格局变得合理之前,人们“对有关正义或人性的全部感觉无动于衷”,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和容忍的。

  然而,利益调整永远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忘记唤醒人性的力量,缺少道德河床的利益,就会长出自己的保护壳。每一个人都被束缚在利益的格子间里动弹不得,改革也就无从谈起。利益和道德感某种程度上的错位与倒置,正是当前社会冷漠的一个重要形成机制,也是阻碍改革深入的重要原因。

  通往更美好社会的路上,道德情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改革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不只是强调“最后一公里”的抵达,还意味着,利益调整必须沿着社会普遍认可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判断前进,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改革攻坚期,重申“人是万物的尺度”,重温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教诲,并非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