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军报激励我勇攀高峰
贺福初
//www.auribault.com 2016-01-25 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1982年,我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此后,我就与军报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60后”,在我们这代人心中,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的喉舌,是庄严、神圣的象征,是“高大上”的代名词。近些年来,网络、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改变了许多人的阅读习惯。但我认为,军报的权威性、导向性依然不可撼动,军报的精品意识、大家风范依然令人赞叹。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队青年科学家的代表,我取得了一些成果,军报对我个人进行多次宣传,激励我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力前行。2001年,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打破了院士“40岁”的“天花板”,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军报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引起不小的轰动,对我个人以及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和鞭策作用。

  60年来,军报始终关注全军科研发展步伐和重要成果,也曾数十次报道我和团队取得的科研成绩,近些年的有《肝炎治疗基础研究领域获新发现》《为肿瘤疾病的防治研究开辟新途径》等等。2011年初,围绕“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这个选题,我接受了军报记者别拓仑的专访。别拓仑同志不厌其烦,十易其稿,有时甚至为了一个字、一句话,反复沟通斟酌。5月5日,这篇旨在“推进‘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破解人类生命天书”的访谈文章,在军报“军事科技”版刊发。开篇隆重介绍了我人生的座右铭“超越是卓越之矢,卓越是超越之的”。这句话是我始终坚守的奋斗理念,我特别在乎它,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实践这种精神。为此,我也特别感激军报。

  2003年春天,我院专家连夜奋战,在国内第一个确定“非典”元凶是冠状病毒。军报第一时间以内参形式上报,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并迅速作出一系列部署,为扭转国内“非典”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军报又刊发了《与“非典”短兵相接66昼夜》等一系列抗击“非典”疫情的报道,展示了我院科研人员不惧危险、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幕后故事,同时也为军委决策成立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些年,为进一步把科研保障重点放在卫勤信息化建设和官兵身心健康上,我和全院百余名专家分批次奔赴东海、西沙、西藏等一线部队开展调研。我们登军舰、上海岛、钻潜艇、进高原、走边疆,在调研的同时,也为官兵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传授医学防护知识,发放急需药品和器材,在辽阔的边海防留下了为兵服务的深情足迹。2012年9月,军报记者以我院专家组赴南海舰队开展调研与服务为线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采访报道。通讯《洒向水兵都是爱》发表后,不仅得到了上级机关的好评,而且也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开展科研工作赢得了重要支持。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60年正好是一个轮回,是残阳如血、关山重越的开始。作为一位普通的热心读者,我谨祝福军报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别开生面,别有洞天,多刊发既有历史深度、时代厚度、国防锐度又有军营温度、社会热度、将帅风度的好文章,继续成为全军官兵思想上的“灵魂高地”、行动上的“导航灯塔”。(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