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想以一种悠游的姿态,去获取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恐怕是缘木求鱼。那些让你一笑了之的文章,大部分很难与你的生命发生长久的关系,更别说去构建你强大的“小宇宙”
让6岁的儿子练写字,他不耐烦,我趁机教育:“要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儿子抬起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学习才不是快乐的事呢!”
我知道,小孩从来不可小觑,他们似乎具备一种天性的直觉,往往有一语道破的本事。所以,儿子这次可能又是对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近些年来,大概是对应试教育的逆向思维,社会普遍信仰一种所谓快乐教育的理念,倡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最好在游戏中就把知识都学了。应该说,愿望和初衷是好的,但进入实操层面却寸步难行。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践行快乐教学,中小学使劲减负,可减掉的负呢,统统留到了课后,移到了家长身上。
看来学习要想快乐有点难,至少现有的教育模式或者方法还难以实现。道理不难懂,从逻辑上讲,并不是学习本身有多快乐,而是学习的成果会让人快乐。比如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技术,或者经过钻研悟透了一番道理,这种了然于胸的通透,的确让人喜不自胜。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番苦功后终于想通了问题的关键,走在路上都抑制不住呐喊的冲动。
但学习的过程呢,显然是痛苦要多一些。这一点古人言之凿凿:学习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头悬梁、锥刺股”,要“子不学,断机杼”。所以,读书人历来是要苦读、攻读的。何者为苦?何者为攻?就是要经历痛苦的积累和精进的思索,才可能迎来那令人兴奋的一丝光亮。
很多时候,快乐其实是陷阱,它会在不经意间让你放弃担当和奋进。就像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儿:“悦读”,新媒体狂飙突进,眼球经济如火如荼,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欢乐怎么写。花样翻新归结于一个关键词:用户体验——人家把你当用户,你把这种阅读当消费就对了,怕的就是读了几篇微信文章,就乐呵呵地想:“我今天又学习了。”
碎片化阅读,顾名思义,不成体系的阅读。要知道,知识成了体系才有生发出思想和智慧的可能,也才能真正显示出它改造现实的力量。想以一种悠游的姿态,去获取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恐怕是缘木求鱼。那些让你一笑了之的文章,大部分很难与你的生命发生长久的关系,更别说去构建你强大的“小宇宙”。
既然学习是痛苦的,干吗还要自讨苦吃?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反复提点了四个字:“为己之学”。儒家遵循的四个字,曾经完美解决了古代学人的学习动力和目的问题,于今天仍大有裨益。它启迪我们,别把学习外在化了,为了谈资去学,为了考证去学,为了当官去学,这些都不“究竟”,也难长久,而且很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漩涡;而如果把学习当作内化的需求,为了智慧的增长、德性的磨砺、生命层级的跃升而学,这样便接通了源头活水,学习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过程。
如此,则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你时刻保持新鲜的心灵,去观照世界的奥秘和自己的内心。当学习成为普遍的追求,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将为之一振,持之以恒,就能涵养一种清新向上、刚健有为的时代气质。
为学由己不由人。拂去书架上的灰尘和拭去心灵的尘埃同样重要,所以,行动起来吧。
巫奕龙:孔子的“学”道2014-04-18 |
圈点新闻2014-05-08 |
严介和:中年况味是奋斗2014-07-04 |
光明日报:校训承载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2014-07-29 |
人民日报:扣好最后一粒扣子2014-08-12 |
培训班乱象当反思2014-09-02 |
胡欣红:跳出衡中看衡中2014-11-20 |
刘根生:让“初学心态”长相伴2015-01-08 |
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015-02-11 |
人民日报:依靠学习 走向未来2015-02-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