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开封存已久的红色奖章盒,好似翻开了一页沉甸甸的历史。静静躺着的军功章、立功受奖证书和奖状,这是丈夫珍藏了30多年的荣耀。
30多年前,带着“当兵光荣”的自豪,丈夫穿上军装、打起背包,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军人之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部队训练很艰苦:夏天,外套被汗水浸透,头顶的骄阳,炙烤着战士们的身影;冬天,常常匍匐在冰冻的大地上,凛冽的寒风,让训练中的战士们瑟瑟发抖……当新兵的历练,无疑为后面的“打硬仗”夯实了基础。
时针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天津常年供水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将距天津几百里外的滦河水引入天津。1982年隆冬,丈夫随部队从天津开拔到河北省迁西县,投入到紧张的引滦入津工程工作中,自此他成为了一名“引滦兵”。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电工,他负责一段暗渠的牵线、接线、装灯、设备用电维护等工作。每挖掘、浇筑好一段暗渠,他一定要深入其中,将电引入暗渠里、把光亮带到黑暗处,以方便战友们用设备继续开凿、浇筑下一段暗渠。
尽管保障有力,但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之险也时有发生。一次,他正在暗渠里搭木梯牵电线,地下水突然冒出,他连同梯子一起重重地摔了下来,鲜血直冒,他却坚持在水中扶起木梯,找准重心,又继续攀爬工作起来。水退去了,他也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又一次,隔壁隧洞突然因电起火,浓烟滚滚,喊声一片。当时隧洞电闸被锁,无法切断电源,他急中生智,用绝缘操作杆断开了户外高压跌落保险,及时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
引滦入津工地上,没有纷飞的战火,却有坚硬的岩石、裹腿的泥浆、突涨的暗流……战士们既要克服塌方、渗水等困难,也要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那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当引滦入津工程全线贯通后,丈夫欣慰地笑了,“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不枉在天津当兵这几年”。在引滦入津工程通水庆功大会上,他身着军装,胸佩大红花,站在会场前沿,迎来了奋战后的肯定——“引滦入津工程三等功”。这是一名军人的无上荣光,有发自心底的骄傲,更承载着军人报国献礼的梦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退伍走上新的岗位,他依旧未改军人本色,“吃大苦、耐大劳”——这是部队在引滦入津工程立功受奖证书上给他的评价,也早已融入丈夫的血脉里。在工厂,他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在学校,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丈夫说:“部队就是将铁炼成钢的地方,那里锤炼了我的意志。我永远是一个兵!”
(作者为湖北省咸宁市委宣传部干部)
“屏蔽教育法”2014-03-14 |
江德斌:不要轻率否定“屏蔽教育法”2014-03-14 |
刘 晓:换个角度看待孕妇WiFi焦虑2014-04-16 |
我在我思:拦住内心的“魔鬼”2014-10-22 |
马祖云:感念“战争与母亲”的诗章2015-08-31 |
赵查理:被围观的邵玉琴们2015-09-22 |
张绪才:耄耋“喜儿”疯狂工作,留下的不止...2015-09-25 |
周云龙:官媒不是某些官员的“自媒体”2015-10-21 |
大器人生,必先大气2016-01-21 |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2016-04-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