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跋涉“泥泞”也要满怀希望
易国祥
//www.auribault.com 2017-04-27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正在走向官途的尽头。观众对这一腐败官员的感受,显然比对现实落马官员要复杂得多。其因素,除了他被扭曲的婚姻与爱情生活,还有他大学毕业后,被迫分配到充满“泥泞”的偏僻乡村司法所的司法助理岗位。

  相比同校同门的侯亮平们分配到省城政法部门,祁同伟的职场起点,是引发观众对他曲折人生特别是变态人格同情的一个燃点。在每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前夕,这一定会让无数学子有所联想:我的职场起点会不会与“泥泞”为伴,“祁同伟”是不是寒门学子的宿命?

  其实,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年轻人都应到基层去,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代代年轻人曾经奔赴到艰苦的地方,虽有人失败更有人成功,多数人没有蹉跎岁月。战争年代的血与火、知青岁月的汗与泪、无数农村子弟的拼搏、各种苦难人生的坚持,无不证明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祁同伟的失败,看似输在了职场起跑线,深究其因,由于拒绝高干之女的求爱而遭暗贬,从而在职场起步时,就有一种受虐心态和个人突围的悲壮色彩。他后来牺牲爱情走捷径,以命相搏而上位,终于获得了与侯亮平们在一起喝咖啡的资格。后来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就祁同伟而言,“精致利己”是一个左右他各种选择的恒定价值。

  湖南衡阳县白云村的“最美村官”秦?飞,他和伙伴们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泥泞诞生跋涉者”的样本。他毕业于美国名校耶鲁大学,六年前自愿选择到乡村工作,他们有的致力于脱贫,有的专注于科研。虽然不能苛求他们一辈子与泥巴打交道,但可以肯定他们选择了服务农村农民的志向,他们在职场起步时主动摒弃“精致利己”,以实际行动抒发出热爱白雪热爱春天也热爱泥泞的情怀。

  社会的需求与人才的分布,注定要有一部分人要面对“泥泞”。只有主动树立一种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志向,而不是“精致利己”,才有资格面对“泥泞”;惟有艰难的跋涉“泥泞”,才能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才能证明我们拥有了高贵和坚韧的精神。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