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六手印记”,为村资筑牢“防火墙”
江文
//www.auribault.com 2017-12-04 来源: 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深秋,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白马庙村,藕熟鱼肥,水泥村道宽敞平整,农房窗明几净,处处都是新气象。昔日的贫困村,正在创建市级“四好村”,动力从哪来?得益于当地乡村整理的“六手印记”。(11月26日人民网)

  去年,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白马庙村计划改造撂荒田发展鱼藕基地,让贫困户采取土地、劳力入股,“零距离就业”“零风险经营”。由于多年来积累的矛盾,许多村民不配合调地。其实,近年来类似情况是时有所闻,长期以来,由于村务公开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农村群众对村干部的所作所为有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干群很难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对工作的推进是很不利。

  令人欣慰的是白马庙村党支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采取应对的策略。为了把鱼藕基地建起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村干部请镇里协调,派来1名法律顾问,在村委会成员、普通党员、返乡老干部、贫困户、村民中,各选出一名代表,组成五人工作组,再加上法律顾问,形成“六手印记”成员,通过“四会两公开”程序,六个代表都按上手印,才能算数,村民都管它叫“六手印记”。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长期以来,村干部的监督其实是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的,由于村干部不属于公务员,往往不能照搬对公务员的监督方式对他们进行监督,而农村群众的监督往往又形同虚设,这就造成少数村干部决策拍板“一言堂”,大事小事“一把手”,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使村干部形象在村民中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党委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为农村资金管理筑牢“防火墙”,让农村资金的每一分钱都“晒”在阳光下下,接受群众的监督,这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对密切干群关系,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有了“六手印记”,意味着农村的每一分钱的使用,都要经过多达6人的把关监督,这样的监督落实,既完善了村级监督机制,也成为一个村民议事的协商平台,充分保障了老百姓的参与权、知情权、民主管理权和监督权。村民能够充分行使监督权,村干部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也就高大起来,威信自然水涨船高,这对基层农村的治理,对乡村振兴等都是大有益处的,值得肯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