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VR为什么消停了
瞬雨
//www.auribault.com 2018-05-15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VR(虚拟现实)应用总消费额4.17亿美元。这个数字,跟共享单车、电商、社交网络等互联网领域和科技细分行业相比,可以说微不足道。VR行业经历“2015年疯狂入局,2016上半年爆发式增长,2016下半年裁员倒闭、融资困难,2017年行业洗牌,行业虚高的泡沫很快被打破。三年间,大起大落的VR行业如同坐了一次过山车”。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VR没有迎来需求的爆发。这其中,有些需求是假的,比如很多人看好的房产展示,又叫虚拟样板间。MirrorCity作为VR领域的先驱者,早在15年前就推出了实用级别且优势明显的房产VR产品,但始终无法打开市场,最后我们弄明白房产VR是虚假需求。中国房子不愁卖,根本不需要包括VR在内的任何技术促销工具。国外的房子也许愁卖,但市场规模又太小,对VR的需求成不了规模。

  另外有些需求长期存在并稳步发展,但同样面临规模有限的困境,比如模拟机领域。飞行训练、驾驶训练等都是长期需求,但无法成长为大众普遍需求。游戏领域虽然一直是VR最稳定的细分行业需求,但经过多年耕耘,也呈现出成长乏力的迹象。

  VR因此无法满足资本的饕餮口味。当下的资本,动辄讲究的是“国民级的应用”,要求投资对象必须是一个能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领域。所以我们会看到资本蜂拥进入一个又一个毫无技术创新空间、毫无科技进步趋势的行业,并前仆后继。在互联网时代的资本逻辑中,赔钱事小,垄断事大。以前有团购、视频,现在是单车、外卖。仅仅因为这些行业能够调动国民人口级别的用户,能够充分地收割人口红利。很遗憾,VR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有人会说,发掘社交属性是不是能重振VR行业呢?也许吧,但社交属性的风险在于,“社交是个壳,迎合人性的恶”,受到民众广泛关注的顺风车事件就是例证。

  社交属性难以成就虚拟现实还有个更深层次原因,假如虚拟可以替代现实,那么现实便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这时就连虚拟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想象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所以社交网络演化至今,并不需要VR这样具体的技术载体,语言文字就是表达想象和保持沟通的最好工具。所以在真实世界中,脸书、推特和微信微博都成功了,而VR暂时沉寂。

  我们曾经认为,汽车、飞机是双腿的延伸,电脑是人脑的延伸,VR则是生活空间的延伸,并借此预言VR行业指数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黑客帝国》提出了一个VR无法回避的悖论性问题:交通工具并不会取代双腿,电脑也不可能取代人脑,但是VR空间却有可能取代真实世界。电影当中的一切真会发生吗?一旦发生这样的取代,那就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和风险。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从源头上阻止这种取代。

  所以只有到哪一天,VR能够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发现或者创造一个国民级的应用,才有可能涅??重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