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青年报近日公布了一份有关朋友圈谣言的调查报告。虽说越来越多人表示看到耸动消息会自行进行核实,但仍旧有比例不低的人会选择第一时间转发,而只有22.9%的人看到不实消息后会主动进行举报和辟谣。“转发无责”的现状或许正是谣言泛滥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那些选择“看到即转”的网友也有自己的理由和说辞,他们认为一些事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消息倘若是真的,早一点转发就能早一点让更多人免受其害,若是假的,也无大碍。所以,他们会选择“宁可信其有”。此言乍一听似乎有理,仔细一琢磨则是大谬。健康、安全相关的谣言事实上已经造成了诸多危害,多少此类谣言造成了人们的错误养生理念?多少此类谣言引发了人们的恐慌?“狼来了”的故事没听过吗?就是因为太多谣言充斥网络,倒是让很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被淹没、忽略和质疑。这能说是“无大碍”吗?
而更让人心忧的是大家对于已然确认是谣言的信息的态度,竟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会选择举报和辟谣。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抱着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根本无视别人可能被谣言所伤害和误导。说轻点,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的心态,说重点,这似乎有些自私了。尤其是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只需轻轻点击一下就可以实现举报和辟谣,所谓的“忙”、“没时间”、“太麻烦”之类借口根本站不住脚,为何不为他人免受伤害而做点什么呢?
遗憾的是,如今的法律法规只是对“谣言首发者”有一定的约束,而对大量的谣言转发扩散者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追责。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大家的“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造成了“法不责众”的情况,让转发和传播者更加肆无忌惮。所以想要真正改变谣言泛滥的局面,除了对首发者严惩,更应该在规则上对转发和扩散者形成制约。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们那“道听途说”乃至“添油加醋”的坏毛病。
哪怕短时间内对谣言的转发传播不能形成法律法规上的惩戒,至少我们也应该在道德层面给某些人以束缚。绝不能任由“转发无责”的观念继续流毒,更不能让“转发无责”成为网民们推卸责任的撒手锏。这就好比,制毒者固然罪无可恕,贩毒者吸毒者同样不能扮无辜装无责,那样就有点太无耻了。
新闻观察:“牛奶致癌”切中社会之痛2013-11-20 |
“牛奶致癌”切中社会之痛2013-11-21 |
联合战线传递网络诚信2014-01-17 |
钟新文: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2014-08-11 |
赵占领:治理食品谣言不妨开个辟谣平台2015-06-23 |
借朋友圈造谣营销应严惩2015-07-08 |
乔 杉:朋友圈不是伪科学集散地2015-08-26 |
为何十几年前的谣言仍能死灰复燃?2016-01-05 |
邓海建:“微谣”的杀伤力何以令人惊悚2016-01-13 |
“微谣”的杀伤力何以如此之大2016-01-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