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陷阱
时 锋
//www.auribault.com
2018-05-3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曹 一作(新华社发)
在街边或商场促销活动中,促销员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的场景很常见。当不少人还沉浸在免费领到“礼品”的喜悦时,殊不知这是以“牺牲”个人“数据隐私”为代价的。随着移动终端更广泛地应用,在网站注册、电商购物、扫码骑行、网络导航等诸多生活场景中,个人数据信息都存在被直接或间接“窃取”的风险。“我”的数据如何不让“他”知道?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应对数据漏洞、网络攻击等技术能力,并规范管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不能直接用数据去谋利。政府应完善立法,细化政策引导各行业合理合规使用数据。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必须牢固树立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编辑:张苇柠
“以利诱人”的街头扫码,你扫了没?2016-03-25 |
免费打印2017-01-17 |
【图说】扫码有“坑”2017-02-28 |
二维码时代如何让人扫得放心2017-03-01 |
陷阱2017-03-22 |
万“码”奔腾2017-04-17 |
防二维码陷阱需监管升级2017-06-01 |
真假二维码2017-09-01 |
警惕扫码送礼提醒正当其时2018-01-24 |
“警惕扫码送礼”的消费提醒正当其时2018-01-2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