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港珠澳大桥,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编外谈

媒体评:港珠澳大桥,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

2018-10-24 08:09:34  来源: 中工网

  图为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摄

环球时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让无数人感受到某种象征意义。港澳是中国内地第一轮改革开放最近的“目的地”,内地第一波四个经济特区中的三个都建在了大湾区,这里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真正拉开帷幕的地方。今天港珠澳大桥建立起来,犹如改革开放成果的纪念项链,也可看成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
  大湾区积累了中国最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这里在过去四十年里经历的各种麻烦和挑战也似乎是最多的。不过回头看,这里对塑造中国社会承受力的贡献也最大,而结果是,大湾区至今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和大湾区没有相互辜负,后者至今充满动力,对中国的许多指数来说,它既是骄傲,也是希望。(全文阅读

长江日报:敢于梦想的中华民族 造就了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

  有人把港珠澳大桥称作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奇迹的说法,表达了这座大桥的超级性,以及给人带来的震撼感。从总体跨度、技术难度、施工难度、工程规模等各个方面,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堪称是世界级、史诗级的宏伟巨构。
  超级工程首先源于超级想象力。30多年前,港珠澳大桥前期设想提出之时,很多人认为过于宏大,不切实际,不曾想到它会有变成现实的一天。人类历史上,一些超级工程往往源自想象的勇气和能力,比如修建巴拿马运河的主张提出时,世人斥之为“乌托邦式幻想”,如今,它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要道。这些伟大的人工构造诞生以后,超级想象力与这些建筑一道,享受着长久的传颂。(全文阅读

北京青年报:港珠澳大桥开启更加美好未来

  这座历时14载筹备和建设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从奇迹变成了现实,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拥有诸多“世界之最”:它是人类桥隧技术的“集大成者”,拥有“最长的跨海通道”“最深的沉管隧道”“最先进的筑岛技术”,是我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
  作为收获诸多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雄厚实力,体现了“中国桥”和中国标准对世界桥梁建设的影响。建设港珠澳大桥所积累下来的技术,增强了中国海洋工程“走出去”的实力,也为国内其他几个超级通道,比如琼州海峡信道、渤海湾跨海信道以及台湾海峡信道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全文阅读

中国纪检监察报:港珠澳大桥,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

  6年规划、9年建造,15年来,面对许多世界级难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勇于挑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获得1000多项专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这座被外媒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全球最长跨海大桥,充分体现出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反映出我国几十年来从追赶世界到追求领先世界、超越世界,从“中国制造”勇于实现“中国创造”的民族志气。(全文阅读

1 2 共2页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 中工时评:扩容法定继承人很有必要

    《继承法》实施于1985年,34年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现在大为不同,家庭结构和居民收入、财产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有关方面应当在立法层面,通过扩容法定继承人的方式,为相应民事主体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继承法律保障,以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人物

  • 严一粟:志向明确就能飞得更高远

    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上海“学霸”严一粟婉拒了来自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的邀请,毅然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的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航天方向)。因为“学航天,非哈工大不去”,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他从高一起就目标明确。

  • 张薇:内心坚定方有“另类”选择

    近日,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刷屏朋友圈。这位从甘肃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大学生张薇,柔弱但坚定地告诉在场的几千位观众: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她说:我也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 决心如钢,赋予前行不竭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是一以贯之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决定我们要树立如钢的决心。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奉献的青春最美

    人生该如何度过?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颗无私的真心温暖他人,是许多人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