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北方大雪,乐观与牢骚都挺真实
单仁平
//www.auribault.com 2015-11-23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大面积降雪,加上前些日子的雨雪以及雾霾天,北京人的印象里已经“很长时间没看到太阳了”。

  深秋初冬的北方连降雨雪,首先是“交通之灾”。昨天大北京地区高速公路、高铁等主打交通网络全面受影响,首都机场在一段时间内近乎“关闭”。可以想见有多少人滞留在路上,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工作计划被老天爷打乱了。

  人们有牢骚,既对天气,也冲着“应急管理不灵”的政府。然而昨天互联网上晒雪景的人似乎更多些。同是一场大雪,有人叫好,有人骂娘,这倒是蛮正常的舆论生态。整体看,国人在集体抨击了几次“管理不善”,政府也不断汲取教训改进工作之后,全社会应对极端天气有了更多工作经验和心理上的适应,我们好像成熟了一些。

  大家都还记得2001年初冬一场小雪,北京全城交通瘫痪,几个环线几乎成了大停车场,汽车上立交桥差不多需要人推。昨天的北京市交通也出现一些非正常拥堵,但与那一年的情况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中国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仍处在相对薄弱的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基础能力建设的匹配度不令人满意。比如很多人指出,世界一些北方城市的雪比北京大很多,但它们的抗雪能力很强,北京为何不照着做?

  实际上所有城市的抗极端天气能力都是财政投入的结果,各城市投多少钱把相关能力建设到什么程度,通常要根据以往城市的极端天气记录来设计。能力过低将导致经常性城市功能瘫痪,能力过强又会造成投入浪费,占用本可投向其他民生建设的资金。

  理论上“固若金汤”的城市是有可能出现的,但现实中那样的城市却没有。所有城市都需面临一定的极端天气风险,它在个别情况下短时间交通混乱甚至“瘫痪”很难避免。这种时候舆论会发牢骚,说些难听话,全世界的城市管理者都需对这样的批评放低身段,把自己当成受极端天气影响那部分人发泄情绪的靶子。

  大雪“埋了”一座城市时,城市的硬件准备很重要,它的即时调度、疏导能力也很关键。处置失灵时,管理者们的态度和与市民的沟通能力也将产生影响。总之,极端天气是对城市基础建设、管理能力以及市民社会成熟度的综合考验。

  就北京来说,这场雪下得真是不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社会记忆中较为突出的干扰。但北京昨天的气氛大体是乐观的,赏雪者把很多公园“挤破了门”,同时牢骚和批评也如期而至。这样的北京如此真实、多元。祝愿天气能在今天好转,滞留在路上的人们得以尽早享受到目的地的温暖。(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