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增进群众获得感这根红线
易源
//www.auribault.com 2016-03-07 来源: 求是网
分享到: 更多

  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指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这样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李克强总理指出,2015年政府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从促进就业创业、保障安居工程、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到改善义务教育、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再到医疗医保系统的改革、基本养老金的提高以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加强,一系列数字表明我国政府在惠民领域的作为,也彰显出我国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除了这些直接的惠民之举,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优化服务改革、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户籍制度改革,也为增进广大群众获得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不仅没有收紧民生支出,反而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这才换来了广大群众获得感的提升。

  在介绍“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了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政府计划推动贫困县全部摘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缩小收入差距,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生活方式,同样是增进民众获得感的重要方面。

  在李克强总理部署的2016年八方面重点工作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赫然在目。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表示,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这些实事包括: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这些改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应当抓紧抓实,早出实效。此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与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一起,将极大地增进民众对政府与社会的信心,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同时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与公平感,是增进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基础。

  增进群众获得感贯穿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再次印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是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基础和前提。这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题中之意,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历史使命,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当然,与经济社会发展标准相比,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一个更加务实的评价标准,它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开局意味着新的挑战,更意味着新的希望。“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以两个“是否”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稳步推进改革征程,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砥砺奋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