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取消编制应成为高校治理改革契机
肖罗
//www.auribault.com 2016-04-05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报道,在近日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负责人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在各类事业单位改革中,作为人才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高校改革进程和效果显得格外重要,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较为直观的感受是,全面取消高校编制,对于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高校编制内和编制外员工“同工不同酬”问题,是一个较大利好。本着改革只能是越改越好的心理预设,让“有编制的人”保持既有的大部分权益,让“没编制的人”在改革后也和以往“有编制的人”一样幸福,无疑是一个公平公正、皆大欢喜的局面。参考之前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编制改革的前景值得期待。

  在很多事业单位,新人普遍取消编制的新办法已经实施数年。事实证明,只要对新人一视同仁,取消编制的实施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也说明,在改革进程中,只要牢牢抓住公平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各方利益,编制改革同样可以按部就班顺利实施。

  但是,高校编制改革的使命,不该仅满足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作为简政放权的重要一步,高校编制改革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释放高校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中国大学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高校编制改革的实质,是把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最为关键的用人权和财权交给高校,让各高校在充分的探索和尝试中,自主确定人员规模并实施动态调整,优化高校治理结构,真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所以,当前亟待以编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提高高校治理水平,优化高校人才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借编制改革的东风,科学有效地配置教师人力资源,建立新式劳动分工体系,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布局;根据高校各自的学科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职员工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水平和教师队伍质量,促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先进经验,不拘一格,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当然,充分探索和大胆尝试绝非“野蛮生长”和“随便试错”,而是在依法治教和依照大学章程确立良好治理体系基础之上的探索。财权和人事权下放后,高校需要建立起相应配套的权力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期待高校通过编制改革,建立以治理为基本理念的新型组织运行机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