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创业引导”切忌“功利误导”
司马童
//www.auribault.com 2016-04-13 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 更多

  最近,29岁的湖北京山县创业青年樊俊,淡然退出了市级“杰出青年”评选。作为大学毕业生,6年前,樊俊回乡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养大鲵(俗称“娃娃鱼”),先后获评县级“水产状元”“创业能手”和市“大鲵养殖模范”等,一直是当地明星人物。说到退出此次评选,他觉得“自己资质不够”。(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大学毕业生,踌躇满志地回乡创业,曾经不到两年就使所养娃娃鱼获利500万元,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创业有成的才俊人物。而当各种荣誉习惯性地接踵而来时,他为何以“资质不够”放弃了市级“杰出青年”的评选?依我之见,这既是樊俊不想拿着过去的成绩“吃老本”,同时也表露了他对一些地方创业易现“一窝蜂”的担忧。

  创业需要兴之所至,需要全力以赴,但更需要的还是着眼长远的持续发展。这种积极稳妥的创业路径,既来自于创业群体的殚精竭虑、适应市场,同样也离不开政策帮扶的发力精准、措施到位。换言之,假如就某个领域或某项产业而言,已然“人头挤挤”,渐趋过剩与饱和状态,而创业和帮扶创业者,仍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或刺激,那其离“业态疲软”乃至“难以为继”,也就相距不远矣。

  “创业引导”切忌“功利误导”。一个靠着养殖娃娃鱼而一炮打响的创业骄子,为啥会在“风光”几年之后自感“内力”不足,继而实事求是地放弃了“杰出青年”的评选行列?从媒体披露的消息来看,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同类创业种养项目的跟风凑热,甚至盲目激励,导致娃娃鱼的市场供需不断失衡,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即使像樊俊这样的实力创客守住了阵脚,但总体的发展势头已大不如前。

  早有专家指出,虽然“全民创业”的概念很火,但它其实并不是新现象。比如1998年前后的下岗再就业,也是大规模创业,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它提到了一个新标准和新高度。这就说明了,“双创”固然美好,但也要精益求精地做好引导工作,尤其不能让一些配套的政策举措,违背了市场规则,脱离了激励初衷。这方面,不管是创业群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高度警醒、更加审慎。

  毫无疑问,创业引导的关键一条,就是要让“市场的归市场,基础的归基础”。通俗地说,如今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往往存在着“三不”心态——不敢(怕失败)、不能(没有钱)和不会(没技术)。那么,从各级政府的决策范畴,就要围绕如何破解上述种种的具体问题,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的有利氛围;同时还要为创业者搭建好平台,从政策和资金上为创业者提供好基础支持;此外还可以开展多种的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解决其技术和管理难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做实、做好和做优了创业引导的基础工作,在具体创业抉择和发展中,最好还是少些越俎代庖,多些务实指导,特别要防止“拍脑袋”的盲目跟风,而使创业者遭遇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挫折。毕竟,太多的实例足以证明,投机不是投资,凑热最易变冷。当急功近利的现象越来越少,创业创新的实效才会越来越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