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网络打拐应丰富信息发布机制
敬一山
//www.auribault.com 2016-05-18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报道,为适应“互联网+反拐”的要求,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开发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于本月15日正式上线。该平台建立了全国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将通过手机推送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发动群众搜集拐卖犯罪线索。

  过去探讨如何更有效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舆论经常会列举国外的成功经验——安珀警戒。这在美国和加拿大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即在确认儿童遭遇绑架后,警方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迅速向社会传达警戒信息,通报被绑架儿童的特征等关键信息,形成合力寻找失踪儿童。而这一次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也被视为是建立中国版安珀警戒的一次尝试。

  通过构建信息平台来协助打拐,之前就有基金组织和商业网站合作发起过,但因其没有警方的深度参与,在权威性上受到了质疑;同时因为该平台要广泛搜集儿童和志愿者数据,也引发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担忧。相比而言,这一次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虽然也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毕竟是公安部打拐办主持开发,其信息的权威性至少可得到保障。

  安珀警戒之所以行之有效,除有严格标准以保证信息权威之外,还有信息快速、多渠道推送保证扩散面尽可能大等特点。以此来看,可以发现,这次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仍存在一些不足。

  从信息通报来看,此平台主要是通过官方微博、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但这两个渠道的使用率到底多高,能不能保证信息的覆盖率,还需要不断测试评估。此外,从之前公益组织和网站合作尝试的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到最近某地产公司宣称的“集全国门店打造失联儿童守护站”,再到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背后都能看到商业机构的身影。商业机构的优势是技术,或者说是平台搭建能力,这些虽然重要,但打拐仅靠平台是远远不够的。

  还以安珀警戒为例,其并非依靠某个强大平台而实现信息全覆盖,而是一套整体运行机制。一遇到突发情况,警方能迅速动员各种平台来传播,既有传统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又有邮件、电子交通状况发布平台,以及手机短信等。

  我们现在谈及网络打拐,有些过于强调平台的作用,推崇微博、微信等应用,这些网络应用虽然越来越普遍,受众越来越广泛,但毕竟还是有门槛的。从过去的案例看,不少拐卖事件发生在中小城市,被拐儿童最终流向农村。如果只是在微博、高德地图这些“高端应用”上发布消息,能保证基层民众及时接收到信息吗?

  儿童被拐的情况不同、地点不同,所需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可能不同。在大城市,更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可能效果好,但在中小城市或者农村,也许广播电视或者手机短信更重要。公安部门有必要根据过去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在哪些关键渠道发布消息更有针对性,进而建立一个制度化的信息发布机制。

  打拐只在网络平台上花心思,很容易被商业机构“利用”,变成企业营销的“工具”。所以,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善于运用企业提供的平台,但不能囿于“门户之见”,更不能忽视最基础的机制建设。如果确保拐卖案件甫一发生,各部门就能迅速反应,相关各平台迅速完成对接,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这是下一步我们需要完善的。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