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走亲戚式”的访问充实“一带一路”朋友圈
徐晏卓
//www.auribault.com 2016-06-20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6月17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习主席在三个月内两次到访中东欧,连续四年访问中亚,不仅是中国与中东欧、中亚国家之间重大的外交行动,也是打通“一带一路”路上通道的重要举措。其主导下的元首外交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国家高层的良性互动,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宣示和执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的战略规划继承了历史上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旨在发展周边外交,打通中国通往中亚的大门。2015年习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的致辞中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扩大至“穿越非洲、环连亚洲”更广阔的范围。而此后,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更是超越了古代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局限,表示任何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这一开放、包容的理念改变了西方主导下国际体系中以选举式民主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作为国际社会入场券的潜规则,为这些地处战略要地却被边缘化的国家带来了提升国际话语权,发展自身实力的良好契机。如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马伊曼(SlawomirMajman)表示的那样,习主席此次出访是中国对“欧洲被遗忘部分的再发现”的过程。

二、“一带一路”朋友圈的小伙伴热情越来越高

  习主席此次到访的中东欧三国均处于连接亚欧的重要位置。塞尔维亚位于连接东西方的十字路口;波兰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是连接欧洲的十字路口,中国进入欧盟的首站便是波兰;而乌兹别克斯坦则是中亚腹地中的腹地。这三个处于节点位置的国家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常常在国际社会冷战思维作祟下,夹在美俄大国博弈之中。但这三个国家政府也都在力图避免在大国之间选边站,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国际交往中的尊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从未试图改变或挑战这些国家与美俄等传统大国和欧盟之间的固有联系,尊重这些国家在军事安全上的谨慎和敏感,同时也支持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愿望,为这些国家实现战略发展多元化提供了选择和机会,也改变了该地区非此即彼的地缘政治格局,推动形成与大国影响力共存的“多维度同心圆”式的独立区域和“缓冲带”国家。这一务实的做法得到了三国领导人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为“一带一路”取得实务性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一带一路”朋友圈的红包越来越鼓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由于中东欧国家自身规模的局限,这三个国家严重依赖外资,因此,中国的投资在经济上对于这些国家至关重要。而“一带一路”战略再次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国际社会中难觅的投资机会和发展项目,使他们可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和势力范围的讨论经济合作。同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障,而中国在大量海外项目中积累了相当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协助东道主国家完成周期长、回报率低,需要大量融资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此外,中国与这些国家在金融、能源、安全、反恐等领域也具有互补性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走亲戚式”的访问拉近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距离,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小伙伴拉入同一个平等互利的朋友圈。习主席的此次出访不仅体现了“一带一路”作为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概念的传承与发展,更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和发展注入了动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