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老有所养”是社会底线,“老有善养”才应是社会常态。如何让老人告别“被赡养、被安排、处处将就、被迫隐忍、毫无生趣的晚年生活”,需要各地“医、护、养”服务全方位推进
近日,民政部通报了在全国省级层面建立老年人补贴制度的情况。目前,全国已经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等26个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贴补贴政策,20个省(区、市)出台了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还有17个省(区、市)出台了护理补贴政策。
2009年5月,宁夏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的省份:对全区3万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实施高龄津贴,针对80-89岁、90-99岁、100岁以上3个年龄段,每月分别按照当地低保标准、低保的130%和300元进行发放。2009年9月,民政部要求全国各地推广“宁夏模式”。时隔7年,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贴补贴政策,高龄老人获得感将由此而增加,令人欣喜。
高龄津贴对高龄老人绝对是“雪中送炭”。我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已达2.2亿,而且老龄化社会正和高龄化及空巢化同时到来。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不仅大部分属于低收入群体,而且各种开支也比普通人高。如果没有高龄津贴,不少高龄老人“丧失感”将越来越重。高龄津贴制度对高龄老人来说确实非常必要。养老属于公共服务,高龄津贴就是补公共服务短板。“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当然也不能少了高龄老人。让高龄老人共享发展成果,政府责无旁贷。
高龄津贴更大意义还不在钱上,而在于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激励各地想方设法能使老人“优雅地老去”。“不自卑,不自负,也不羞怯,优雅地老去”,不应是人生奢望。“老有所养”是社会底线,“老有善养”才应是社会常态。如何让老人告别“被赡养、被安排、处处将就、被迫隐忍、毫无生趣的晚年生活”,需要各地“医、护、养”服务全方位推进。我们不妨把高龄津贴制度当作新契机和动力,创造条件满足“优雅地老去”需求。
报道称,个别省份之所以在落实高龄津贴制度问题上“慢半拍”,主要是制度还不具备强制性,也没有时间表。换句话说,落实高龄津贴制度基本上算是个“良心活儿”。由此看来,要把高龄津贴制度落实好,且由此推动各地满足“优雅地老去”需求,还不能单靠“良心发现”,而应尽快拿出刚性标准和时间表。尤其是在政绩考核中,应当把“老有善养”列入其中。同时,制度覆盖到哪里,督查问责就要覆盖到哪里。
《菜根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确实,人生幸福与否,关键就在“后半截”。依此又可以说,是否能叫“幸福社会”,关键就看老人是否生活幸福。有数据显示,205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左右。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则直接考验着制度设计的智慧和为民谋利的担当。各地当勇于先行先试,由高标准落实高龄津贴制度入手,创新思路和办法让更多老人能“优雅地老去”。
程聚新:过去 现在 将来2014-06-25 |
李晓鹏:为了优雅地老去,现在就要行动2015-09-29 |
“持报拍照证明活着”是工作思维懒政2016-05-23 |
补贴需要温度,管理需要智慧2016-05-24 |
《现在督办》2016-05-24 |
从谏如流诚可嘉,坚持真理更可贵2016-05-24 |
“持报拍照”才能证明活着?2016-05-24 |
规范高龄津贴还须从法律求解2016-08-25 |
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地区悬殊不宜太大2016-08-25 |
规范高龄津贴还须从法律求解2016-08-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