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更为充分的评估
万 ??/span>
//www.auribault.com 2016-08-3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人民币国际地位等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把握也有必要着眼实际重新考量。汇率与外汇储备在金融改革中的新动向,应引起监管方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应在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资本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的基础上,审慎稳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央行主动放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管理的举措,被认为是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人民币国际地位等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把握也有必要着眼实际重新考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行汇率管理国家的适度规模测量标准,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处于2.5至3.7万亿美元的合理区间。然而,这一模型的适用对象基本上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外债高企、资本市场完全开放的国家,与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并不匹配。因此,不妨在其他政策的配合下,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更为充分的评估。

  首先,汇率与外汇储备在金融改革中的新动向,应引起监管方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无论汇率还是外储的管理思路,都应变得更为灵活机动,要想达到目标也应多管齐下、顺势而为,既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做好风险防范,也要改善并加强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效应。

  从外汇储备管理角度看,需要平衡风险抵御和持有效率的关系,短中期目标定位不低于2万亿美元。对超过最优规模的外汇储备部分,应通过结构调整实现藏汇于民。从市场预期管理角度看,一方面,要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持续打击热钱和恶意套利;另一方面,必须做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市场沟通,提高汇率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汇率制度管理角度看,汇率制度的灵活赋予央行更大的操作空间,可逐步增强汇率弹性,通过运用货币互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承担外汇储备的调节性和交易性功能。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更加策略化。比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投放于我国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领域,这样可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平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在不造成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前提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从创汇来源角度看,仍然应当促进外汇储备稳健发展,同时增加创汇的含金量和可持续性。人民币国际化也应优先加强国际支付职能,服务壮大实体经济。同时,鉴于当前地方频频出现的出口高报趋势,还要加强监管,挤走创汇水分。从金融改革角度看,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佳,金融市场波动频繁,应在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资本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的基础上,审慎稳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防止大规模短期资本过于频繁地跨境流动给我国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带来较大冲击。

  应当看到,人民币贬值预期及其连续贬值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是新情况也是正常情况,是偶然也是必然。有观点认为,人民币贬值对出口利好,可以对外汇储备起促进作用。然而,这一假设忽略了当前形势下人民币贬值对金融账户及金融账户对外储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是单极事务,它带来的是市场、社会结构的整体发展变化。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国家发展和市场改革中不断创新思路,更需抓住改革时机,完善结构性调整,加强治理能力建设,获取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