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部署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其中提出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这个规划展现了中国将“质量中国”推向全球的雄心。中国制造早就走向全球了,现在的重点是提升质量,让“中国制造”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方法是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中国制造”必须在占领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闯出品牌声誉,实现高附加值,在提升各国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同时,让我们自己的日子好起来。
目前“中国制造”的品质与市场声誉有待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标准问题。虽然中国一直在为全世界生产商品,但所采用的质量安全标准比较混乱,有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导致商品品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内外销产品上,一些厂家和商家自己都在提醒消费者“出口转内销”的才是好东西。这种内外销有别的现象,恰恰证明“中国制造”的质量是缺乏保障的。
在内外销有别的背后,则是部分企业目光短浅,不想以质取胜,更不想与国外企业在质量上展开竞争。这些企业要么习惯于“价廉”优势,要么认定国内同胞就是一群低端消费者,满足于有钱赚,缺乏超越国外对手的雄心壮志。很多企业止步于来料加工,从来没有打品牌的念想,他们在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上自然得过且过。他们在外销产品上的高标准显然是迫不得已,而在内销产品上放低了要求。
但在全球化时代,不在乎产品质量、意识不到推品牌,是没有前途的。中国的某些加工业正在向东南亚、南亚转移,说明简单的加工业角色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实际上今天的国内消费者也不是过去那种只买便宜货的消费者,无论吃、穿、住、行,他们都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中国正在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的消费正在升级换代,中国的企业及其管理者必须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变化,对自己实行高标准、严要求。
中国企业的出路不是与印度、越南的工厂竞争,而是向世界制造业的中高端攀升,向标准与品质要效益。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敢于跟德国制造、美国制造、日本制造一争高下。看到德国的一把菜刀卖出数千元一把的价格,同样一把中国制造的菜刀只值几十元、一百多元,我们不仅看到不了中国制造与某些先进国家商品的价值差距,事实上也看到了中国产业升级调整的方向。
创新是中国制造的希望所在,但产品质量始终是一个基本功。产品质量上不去,创新很可能也是白搭,显得眼高手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国际标准肯定并不陌生,但存在三心二意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可以做的,现在是必须做到,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定个高标准,练好基本功,这已经是中国国运所系。
钟 声:不是正常国家的日本注定如此反扑2014-06-13 |
赵华奇 :顺青年之势,重在励青年之志2015-04-30 |
深水区改革更要有股“精气神”2015-10-13 |
北青报:缅甸的“殿堂”与“门槛”2015-11-10 |
人民日报:革故鼎新,浚通教育水脉2015-12-30 |
要对推动技术变革 充满渴望2016-04-27 |
确立新的“学霸观”2016-05-25 |
乐见主题乐园有更多文化味2016-05-31 |
【文化言论】用中国元素诠释文化自信2016-09-05 |
用中国元素诠释文化自信2016-09-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