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代以来,每次大的社会变迁发生时,文化思想领域都会出现是要顺从“现代性”还是要坚持“民族性”的争辩。传统文化的逐步式微作为社会变迁的结果,说明我们对“现代性”的追求一度压倒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预示着传统文化复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深刻认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普通民众可能更习惯于从身边能抓住的文化形式中,去构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近十几年来,汉服运动、国学热、公祭人文始祖热、中医养生热、汉字成语热、华阴老腔上春晚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热潮,让人应接不暇,不过许多文化现象没能持续,没能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以上众多的文化表现形式之外,有一种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传承谱系,并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全社会创造了众多可“触摸”的传统物质文明,它就是手工艺生产。可以说,最近二十余年来,手工艺是走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前列的。
活用文化传统
客观而言,手工艺生产本身也曾接受过工业化、现代化等一系列强力改造,一度严重脱离本国民众的生活,好在传统手工技艺没有完全被现代机器所取代,作为生产力它较好地传承了下来。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手工艺生产再度恢复了自发、自主、灵活、市场化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相应地,手工艺文化也得以重现其“本色”。
手工艺文化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它是中国人审美情感和造物哲学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多深厚,手工艺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就有多瑰丽。通常上古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都是手工艺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情感同样在手工艺中有鲜活的反映。古典家具、陶瓷、刺绣、髹饰、雕塑、花丝镶嵌等每一种手工艺,不论是其技艺特色、匠作则例,还是造型和装饰语言,都累积了多少代人的创造力,都可以追溯其遥远的历史。今天,手工艺行业依然重师徒关系,学徒人格的养成方式、行业规范与儒家的精神可相印证;手工艺的生产依然重视因材施艺,崇尚“浑然天成”的审美趣味,与道家的精神高度一致;手工劳动依然沉静、自省和自律,慢生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禅宗的修行异曲同工。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传承这些手工艺特有的“文化特质”,不是哪个手艺人有意识的主张,而是千百年来已经形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不会说话的“精神存在”,这才是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韧性。
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传统,手工艺并没有完全停止发展,而是保持着“制随时变”的开放姿态,目前正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从纯手工生产到利用简单机械辅助的半手工生产;从独立手作到分工合作;从家庭副业式经营到专门的手工作坊和大型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从沿街叫卖到前店后厂式,再到体验店、“公司+农户”、“互联网+”等销售方式……不仅产品本身的类别和审美差异性体现出文化多样性,手工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差异性。今天,中国手工艺文化无疑在发展,但仍保留了历史上最为核心的“文化特质”,这一切都是手工艺人适应这个开放、多元环境的结果。
强劲文化功能
手工艺之所以在“道”和“技”的层面都能较好地保持传统,并不断发展,说明传统文化要在现代社会得到复兴,全看它能不能适应和影响现实生活。文化首先应该是生活的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有阶段性的经济目标,但是还应该与当前形势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相一致,更应该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国家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或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鼓励手工艺的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是将用户的想法或特定需求介入产品的生产过程,用户可以通过定制获得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或与其个人需求匹配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定制”对于手工艺生产者而言并不陌生,由于手工艺本身便是个性化、差异化、限量化的生产,它很适合为小众服务,甚至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定制”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有能力的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将更多心力倾注在文化消费、情感倾诉和身份识别上。可以说,定制本身便是特定的消费族群的生活方式的表达。
其二,强调手工艺的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即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表面上看,与柔性化生产相关的硬件,似乎与未来数字化智能工业有更加直接的关联,与手工艺生产没有太多关联,其实柔性化生产不仅有设备的柔性,还包括管理、人员的柔性,也就是人对供应链的敏捷而精准的反应能力,这一点手工艺生产不能落后于时代。
其三,强化创意。手工艺是高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必须重视创意设计能力的提升。手工艺技艺丰富多样,有多少创意就会有多少新产品。创意除了要有大胆的想象,有艺术性,还要体现对人的关怀——每一件产品背后其实都藏着设计师的思想。
其四,提升手工产品的品质。产品品质的提高关乎“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从低到高有几层含义:首先是做人做事的一种端正态度,即踏实做事、心无旁骛;其次是对高超的职业技能的敬重和自觉追求;再次是对待社会的负责任态度,尤其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诚信;最后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忠诚,即通过工作获得尊严,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个方面,手工艺行业最能体现出其特殊性,或者说,它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弘扬“工匠精神”。目前,中国手工艺有无限丰富的传统资源,甚至也不缺乏创意人才,最缺的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其五,加强文化服务。手工艺生产企业不仅要讲好产品中凝结的非物质文化内涵,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可供体验的文化空间,发展体验经济,应该鼓励有一定规模的手工艺企业完成由普通生产企业向生产、观光、体验、销售的文化综合体转型。
在日益现代化的时代,数字化全智能工业和目前的大工业是社会发展最仰赖的生产力,手工艺作为人类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能发挥它的经济辅助作用,但它的文化功能意义将日益凸显。类似于精神乌托邦的不可或缺,手工艺的存在将给现代人提供复归淳朴人性、回望人类童年的机会,传统工艺的振兴也将开启现代生活与文化创造的新境。
韩毓海:中国梦尤需青年担当2014-05-05 |
鲁 军:“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2014-05-28 |
龚 克:心怀大公,走在时代前列2014-08-08 |
高述群: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基本国策势在必行2015-03-27 |
蒋 妥:文化瑰宝种入乡村2015-11-27 |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社会主义事业重任2016-05-19 |
为人类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2016-05-20 |
设定中国特色哲学社科的准星2016-05-24 |
中国社会发展大逻辑的深刻昭示2016-06-14 |
习近平: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要爆发2016-07-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