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批评和反省也能是校庆主旋律
王钟的
//www.auribault.com 2016-10-2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以“校庆”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校庆活动。中国的大学办校庆并非新闻,其中有建校历史上百年的“长者”,亦有建校不过十几二十年的年轻学校。通过校庆,学校制造社会影响,凝聚校友资源,获得下一步发展的动力。但是,也有的校庆显示出形式化、官僚化、铺张浪费的迹象。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庆,校庆对一所大学和校友,又意味着什么?

  以现代高等教育史的尺度看,中国的大学都很年轻。一般认为,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去年,天津大学刚刚度过了其120周年校庆。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天津大学只能算是小弟弟。

  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培养了无数科学家、政治家和人文学者的大学,至今并没有搞清楚它的建校日究竟是哪一天。这是因为早在有官方记录之前,牛津大学就开始了办学活动,显然,当时大学的初创者并没有把建校日和校庆当成多么重要的事。

  中国大学办校庆,一般把校庆大会当成最主要的校庆活动。在这样的会议上,除了学校现任和往届领导正襟危坐,还会邀请杰出校友,他们可能来自政界、学术界或者商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能够在校庆仪式上露脸的,大多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人士”。

  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则把校庆办成所有校友参加的大Party。比如,剑桥大学在其800周年校庆时开展“灯光秀”、夏季游园会等活动,所有的教职工,不分职位高低,都可免费参加。校方还邀请各方人士以及当地300名小学生,写了800封“致未来的信件”,密封存入图书档案室,打算在其900周年校庆时开启。这些活动看上去娱乐性质很强,但是能体现校庆的“全民参与”,没有一位校友会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中被遗忘。

  台湾作家杨照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日本京都大学用批判学校、批判校史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学校的骄傲与敬意。他在京都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访问这所学校,发现几乎所有与“京大百年”主题相关的信息,一半以上都是批判性、反省性的。

  其实,我国大学办校庆时,亦不乏批评与反省。近几年,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庆日前后,总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被校友翻出来,而且每次都能收获“10万+”的点击量。那是我的一位同届校友对校史的反省,文章回顾了在母校校史中赫赫有名的“少数派”。作者认为:对于大学而言,因为权力而得来的一切,如同过眼云烟。但是,这样的批评和反省往往难以进入主流视野,欢乐、成功、胜利依旧是大学校庆的主旋律。

  按照中国的习惯,大学一般在整十年时举办规模较大的校庆活动。但是,由于校长任期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校长都能在任期内遇到整十年的校庆。所以,逢五年有时也成了重要的校庆节点。校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些学校领导展示政绩的活动。

  哈佛大学在历史上只有三次大规模的校庆活动。它在1935年到1936年之间举办的建校300年校庆,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校庆。1936年夏天,近7万名游客参观了学校建筑和展览会,502所大学的代表和1.5万名观众参加了庆典活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称:“哈佛以至于美国的使命,就是代表人类思想的自由精神,继续高举真理的火炬。”从形式上看,哈佛大学的校庆更接近于中国大学的校庆。

  但是,像哈佛大学那样大张旗鼓的校庆,在世界一流大学中仍属少数。哈佛建校350周年时,曾打算邀请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出席,里根趁机提出要求:希望哈佛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但是,学校经过讨论后,认为里根没有资格获得荣誉博士学位,所以那年哈佛校庆里根压根儿就没有出席。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