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出国背回国货”的怪象究竟怪在哪里?我认为就是怪在国内的市场,暂时还没有打破这种低标准、低要求、低质量的循环怪圈。正所谓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供给,只要存在更高标准的需求,注定会催生出更高标准的产品
出一趟国,原本想淘回点安全、可靠、质量过硬的外国货回来,却不成想辛辛苦苦背回来的居然还是“中国制造”。这种经历的确让人有些憋气,也很自然地产生“中国企业既然能生产出如此之好的产品,为何我们在国内就享受不到”的疑问。
坦率说,在目前出国便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国却背回了国货的情况实在并不鲜见。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都是全球采购,其生产、销售和研发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很多企业也是专门做贴牌出口的生意。它们的产品之所以能被跨国企业选中,当然是因为产品达到了销售目标国家的相关标准。其实,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家用产品方面,“中国制造”的生产技术水准和产品质量绝对不成问题。
成问题的是,为何同样的产品,国内的质量就是不如国外的呢?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国内产品执行的许多强制性的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标准,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先天不足,既然强制性的标准就是这么个水平,又岂能指望企业生产出更高标准的产品?
其次无可否认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容忍程度,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当然,这样说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可能不太公平。但是,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同样不要忘了,一方人也能够深刻影响到一方水土究竟是何种品质。即便我们对于何为因何为果存在巨大的争议,却不能不承认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低水平标准造就高容忍、高容忍又造就了低水平产品这样的循环怪圈。
“出国背回国货”的怪象究竟怪在哪里?我认为就是怪在国内的市场,暂时还没有打破这种低标准、低要求、低质量的循环怪圈。从经济社会的自然演进来讲,在国内享受不到国外同样质量的产品,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其间有法治规制的问题,有消费者培育以及市场成熟问题。但归根结底,正所谓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供给,只要存在更高标准的需求,注定会催生出更高标准的产品。
当然,假如仅靠市场自然发展演进,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较为漫长,这时就需要“看得见的手”适时推一把。据悉,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推广实施内销外销产品使用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平的“三同”政策。尽管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但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
有对比才会看到差距,有疑问才会有解决疑问的努力。这其实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力量。
长沙晚报:“黑幼儿园”频现,根源何在2014-04-22 |
张玉胜:“黑园”频现拷问幼教资源短缺2014-04-22 |
人民日报:“归国热”背后的梦想召唤2014-06-03 |
马九器:应将私挖地下室人大代表绳之以法2015-01-29 |
人民网:“疯抢”马桶盖还应戳中谁的痛点2015-02-16 |
人民日报:从“电饭锅焦虑”中寻找革新动力2015-03-04 |
“假辞职信”风波上演怎样的“信任风云”?2016-03-16 |
网络排行“以金论价”何谈诚信2016-05-20 |
“家庭医生”如何才能胜“度娘”2016-07-06 |
飞行员要休息 误点解释新奇吗2016-07-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