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没有充足的安全感 他们选择了买买买
王秀宁
//www.auribault.com 2016-11-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一旦看到众人抢购,她就来了劲儿,那种不甘落后,害怕被边缘化的心理状态,立刻就主导了内心。所谓新鲜、适量、均衡的理念,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商业营销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商家给消费者制造了一种“这个便宜一定要占”的假象。“双11”网购节无疑是人类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营销创新。一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个原本仅限于调侃单身男女的日子,居然在几年间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节。而这一节日的影响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网络范围,溢到了全社会。

  我母亲并不网购,今年却首次从外围参与了“双11”的抢购大战。原因说来简单,她平常光顾的水果店也在“双11”半价促销,店内除个别品种,一律半价。一时间,母亲这样的中老年妇女在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小区附近的水果店非常多,竞争历来十分激烈,平时买水果根本不排队。但在“双11”那天,母亲却花了半个多小时才买上水果。

  回家后,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占了一个大便宜让她很满足。我一看,好几大袋的水果,立马猜到了八九分,便责怪她:“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吃得了吗?”母亲就像早就准备好了似地回复我:这些猕猴桃可以放很久,这些桔子我准备给你姐姐一袋,这些葡萄这两天抓紧吃掉,这个柚子很红的……

  于是,那天吃葡萄变成了一种任务。每次坐在客厅的茶几前,我都觉得有义务去吃点儿。即便如此,第二天还是有一些葡萄变质,小虫子在周边飞舞。入秋以来,空气十分干燥,所以桔子也不能多吃。买来的一大袋桔子,开始吃了几个,后来也没有减少。至于猕猴桃,只有母亲吃了一个,而我严重怀疑她是因为其中一个软了,为了不浪费才吃了它。

  参与“双11”抢购,负面效应远不止上面这些。抢购完的当天晚上,母亲还表示手特别酸痛,原因当然是水果太重,一路拎回家费了不少劲。那天晚上,我跟父亲开玩笑,整个小区有中老年妇女的家庭,家里都有10斤以上的桔子,而她们的手臂也都会酸上几天。

  母亲是50后,对我从小的教育,包含了大量她儿时如何吃不饱的回忆。她这一代人,尽管表面上不必担心温饱,平时买水果也可以不计较价格;但在骨子里,在心智模式上,还是会基于对物质匮乏的担忧作出条件反射:看见便宜东西就想立马储藏。

  在物质普遍丰裕的今天,什么时候想买水果,什么时候就可以买到。与此同时,我们更加讲究的不是吃到水果,而是水果本身的口感、营养和均衡。若在平时,母亲也会时常强调这些。然而,一旦看到众人抢购,她就来了劲儿,那种不甘落后,害怕被边缘化的心理状态,立刻就主导了内心。所谓新鲜、适量、均衡的理念,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母亲的行为,让我产生了一种猜想。“双11”的成交额年年攀升,一天的交易额赶上其他月份一个月,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国人如此踊跃地购买一些完全用不上、用不完或者美其名曰“以后能用上”的东西,除了爱占便宜的人性弱点外,是否与整个中国社会脱离物质匮乏并不久有关呢?

  换言之,我们整个社会的心智模式还受着物质匮乏社会的隐性影响,而正是这种隐性的心智模式,导致了“双11”消费者的无比疯狂。比如我母亲,告别物质匮乏的日子之后,她需要重新调整心理状态。

  举一反三,至少相当一部分在“双11”疯狂网购的中国人,也深受匮乏社会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都需要跟我母亲一样,学会从自己真实的需求出发,学会辨别营销的陷阱;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明白:物质丰富时代生活品位的提升,并不是靠买买买,有时候还要依靠节制,后者才能表明他们内心具有充足的安全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