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十四年抗战”贯通完整抗战精神
李鑫
//www.auribault.com 2017-02-08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十四年抗战”使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作为抗战精神重要载体之一的抗战文化,也因“十四年抗战”而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

  随着教育部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提法更加深入人心。“十四年抗战”对中国开展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历史阶段进行前后贯通整体解读,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7日前是6年局部抗战,虽然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却是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其对于抗战精神的形成意义重大。

  “十四年抗战”将“九一八事变”以后发生的局部抗战放入中国抗战的总体框架下呈现,使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战旗帜,发表了一系列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和组织起来,投入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1932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正式对日宣战。全国人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浪潮中,国民党爱国官兵同样英勇抗战。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了杨靖宇、赵一曼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成为在冰天雪地里抗战的英雄。

  作为抗战精神重要载体之一的抗战文化,也因“十四年抗战”而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九一八事变”以后,一大批各种形式的号召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等涌现出来,对于推动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战斗号角的作用。郑振铎等人创刊了《文学》杂志,邹韬奋创办了《生活周刊》《新生》等杂志。张寒晖的《松花江上》深切地表现了对被日寇占领的东北家乡的思念与沦亡之苦;《义勇军进行曲》的呐喊,对动员人民奋起救亡起了巨大作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先后涌现出了“救亡文学”“救亡电影”“救亡歌曲”等以抗战为主题的文化热潮。这些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文化是抗战文化和抗战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着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化和抗战精神在新的条件下向更深刻、更广阔的领域进发。

  “十四年抗战”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事实的还原,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抗战历程的完整理解、对抗战精神的完整认识,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将其对中华民族悲壮历程的感怀转变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动力,这正是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深远意义所在。

  (作者:李鑫,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