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自我认知和自我站立的过程。文化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基因和外在的精神标识,也是一个民族根本的价值依托和力量源泉。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这是从实践当中总结的结论。经过“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信心和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从本质层面上讲,“文化”二字天然包含着自醒、自觉、自强的含义。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自我认知和自我站立的过程。文化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基因和外在的精神标识,也是一个民族根本的价值依托和力量源泉。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有两层意味,一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二是通过这种自知之明加强对其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中取得自主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维度。伴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如何涵养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强,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当前的思想界,有两类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回归传统有余,面向现实不足;二是面向西方有余,聚焦中国不足。实际上,这两种思想倾向共同的病症在于缺乏当代中国意识,而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关键在于创新二字,具体要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透过历史,我们看到,能够称得上文化的东西一定与这个民族的生活世界和生存实践紧密相关。在此意义上,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抑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依次展开,这种展开具有由内而外的根本特征。所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一刻也不可能脱离中国立场去讲文化,这是克服文化保守主义和媚外主义的原则性立场和规律性指引。
其次,要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一个民族首要的任务是生存,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因为安身立命之后还有一个自我持存的问题。当然,自我持存绝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在自我确证的前提下按照时代的要求自我审视和创新。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缺乏兼容性、创新性和创造性,那么它就极有可能被时代抛弃,最终变成考古的对象。历史走到今天,对于整个中华文化,我们既要自信其历史优势,也要发掘其现实优势,按照现代文明的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最后,要注重文化建设的内容。中华民族的复兴既有纵向的历史维度,也有横向的时代维度。在纵向维度,我们需要明确文化责任意识,继续挖掘和守护本土化的民族文化,提升深厚的文化自信;在横向维度,我们需要坚持开放视野,积极融入世界,尤其要聚焦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社会的转型发展,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创新、绿色、包容与和谐的因子,为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实现提供充沛的智力支持和深厚的精神依托。
(作者:焦佩锋,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教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