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开栏的话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今年两次出台文件促进吸引外资。当前,我国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跟上全球科技进步步伐,都需要继续利用好外资,这也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本版今起推出“吸引外资怎么看怎么办”专栏,希望通过相关解读,使广大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吸引外资的现状、做法和前景。敬请垂注。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种局面使世界各国都通过加强吸引外资的举措来推动经济发展,引资的竞争在加剧。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吸引利用外资的主要优势逐步转变为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不断优化的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等方面
不久前闭幕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通过了《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成果文件。这一文件不仅对于改善金砖国家作为投资者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反映出东道主中国对于不断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高度重视。把这一文件与中国在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等方面采取的有力举措结合起来,可以生动地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这些年,国际贸易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全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整体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这使得全球外资流动持续放缓。
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为1.9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有所恢复,但去年也只有1.75万亿美元,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种局面使世界各国都通过加强吸引外资的举措来推动经济发展,引资的竞争在加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进入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主要优势,逐渐从之前的依靠资源和人力等要素成本低,逐步转变为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不断优化的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等因素。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国不断拓宽外商的投资领域,多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限制性措施只有63条,比2012年缩减了65%。不断健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在11个自贸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设立外资企业的时间由过去一个月减少为3天左右。
同时,中国还在实施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并不断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鼓励外资参与中国企业的优化重组;不断强化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这将进一步扩大12个领域的开放,逐步减少银行、证券、保险、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领域的股比、业务范围、高管要求等方面的限制。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的成效如何?不妨从几个方面考量。
从数据看,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保持稳定,结构持续优化。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将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幅由年初的10%下调至5%的情况下,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2%,总体保持稳定。同时,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继续呈现向高端产业集聚的态势。比如今年1月份至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7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3%,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6.8%。
从营商环境改善看,中国吸引外资的各项举措正在发挥作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表明,在衡量一国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前沿距离分数”方面,中国的得分稳步提升,从2010年度的56.52上升到2017年度的64.28。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最新中国商业报告显示,77%接受调查访问的美国企业在华实现盈利,比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73.5%的企业实现收入增长,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些外企的数据是中国营商环境良好最直接的佐证。
此外,从中长期看,中国吸引外资仍然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和条件。联合国贸发会议《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中国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随着中国持续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也将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中国仍将持续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经济日报:公平公正是最好的投资环境2014-09-11 |
经济日报:开放之门只会越开越大2014-09-23 |
中国不是危机源而是动力源2015-09-16 |
改革开放的中国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2015-09-25 |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2015-09-25 |
改革开放的中国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2015-09-25 |
更深层次开放 更广范围交流2016-02-26 |
投资环境好坏不能靠嘴说2016-11-08 |
欧美拒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或引贸易战2016-12-14 |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2017-03-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