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治污如何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王琳
//www.auribault.com 2017-11-2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脱困之道,就在量化问责,而且是切实问责。通过真问责,让责任风险远大于固守既得利益的收益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21日在河北廊坊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指出,坚决守住“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果。将量化问责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制度化,切实传导压力,落实地方大气污染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这里的“阶段性成果”,被表述为“办成了一些多年来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成绩单来看,此言非虚。比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一块,“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分类处置。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许多地方基本实现“清零”。

  这些成绩固然喜人,问题还在于:为什么这些“多年来一直想办”的事情,却多年没有办成?说到底,还是受利益固化藩篱所困。脱困之道,就在量化问责,而且是切实问责。通过真问责,让责任风险远大于固守既得利益的收益,原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散乱污”企业自然就要另寻出路。

  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在法律责任上已堪称“史上最严”,而且“严”字覆盖了企业、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这三方。对地方政府来说,治污关联着干部考评;对监管部门来说,治污不力关联着九种失职渎职行为,背后都是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联手强力治污,要彻底摸清行政区域内的违法违规“散乱污”企业并不难。如当前得到推广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治理之法就是良方,实行清单制、台账式管理也使得治污进展一目了然。

  当然,很多“散乱污”企业的背后,都关联着民生大小事。比如使用燃煤,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常态,甚至是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因而,“散乱污”企业也不能一关了之;群众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更不能一禁就完事。弄得不好,就会激化矛盾,使单纯的治污问题演变成复杂的社会问题。若能“疏堵结合,扶治并举”,给企业和民众以出路,治理成效自然事半功倍。

  在环保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这就是生态论、系统论的体现。治污从来都是系统工程,从治理的层面看这也是一个共同体。有了政府、企业和群众这三者的良性互动,才能轻松走出利益固化的藩篱。

  (作者系法律工作者 资深媒体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