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劳动者“入会”应制度化-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今日推荐

灵活就业劳动者“入会”应制度化

刘宝庆
2020-07-20 14:16:17  来源: 东方网

  疫情下,如何做好稳就业和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记者从上海市总工会十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了解到,上海市总工会下半年将持续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职工就业状况,积极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等问题,全年将完成20万灵活就业群体入会及服务保障的目标不变。(7月18日新华网)

  因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灵活就业群体明显高于往年,这些劳动大军中的“新生力量”,如何及时成为工会组织中的一员?这也是不少工会思考的问题。上海市总工会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前列,在沪的灵活就业劳动者已陆续“入会”,并且,全年将完成20万灵活就业群体入会及服务保障的目标不变。

  近年来,劳动市场上灵活就业、兼职就业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身边的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都是灵活就业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便捷做出了贡献。据媒体报道,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相关就业人数已达到1.71亿人,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新业态从业人员。2018年,各类平台员工数为598万人,并且带动了大概7500万人就业。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1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其中就包括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专家称,政策加持下,共享经济将迎来再次加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新业态对“六稳”尤其是稳就业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面对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工会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如果还沿袭过去的工作思路,把灵活就业的职工当作“临时工”,在“入会”上慢半拍,或者拒之门外,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改进工会工作方式,与时俱进,才能在新的经济模式下彰显工会工作的魅力。

  众所周知,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也是为职工维权的“代言人”,如果灵活就业群体不能及时“入会”,他们就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也成了没有娘的孩子。在遇到劳务纠纷时,只能单打独斗,缺少“后援团”助力,在维权上只能多多走弯路。

  应该看到,因疫情的关系,我国产业结构、劳动市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灵活就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缓解了当下就业难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灵活就业也存在着分散性强、管理主体界限不清晰等问题,这就给灵活就业职工“入会”带来了些难度。

  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各级工会组织能为灵活就业职工所想所急所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职工“入会”难,说到底,就是涉及到的一个经费问题。上海的做法是,创新经费使用政策,扩大工会服务覆盖,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真正运作起来的一项重要保障,如何让工会经费能够切实使用到灵活就业群体身上,据悉,市总工会依据2018年下发的《关于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关于落实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工会经费使用做出细致安排。2019年以来,已助力6万灵活就业群体参与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

  总的来说,灵活就业劳动者也要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各级工会的义务,各级工会在对待灵活就业劳动者“入会”上要像上海那样,打破“瓶颈”,突出重围,就能较好地解决灵活就业劳动者“入会”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把灵活就业群体的“入会”纳入工会工作之中,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这也是未来工会工作要努力的重点方向。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