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保险资金开闸用意长远-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今日推荐

增量保险资金开闸用意长远

江帆
2020-07-21 08:12:28  来源: 经济日报

  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为最高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45%,将为A股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保险资金在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更多资本性资金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投资比例提高,对保险机构来说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但风险也将前所未有,因而对监管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也是一种考验

  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保险资金投资再度松绑。《通知》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为最高可达上季末总资产的45%,比此前业内一直呼吁的40%还高出5个百分点,力度不小。据测算,提升后理论上可为A股带来9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监管层此时宣布保险资金再松绑,长远用意十分明显。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声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相比其他金融资金,保险资金是更稳健和偏长线的资金。由于保险资金极度厌恶风险的特征,其投资一般需要配置长达5年至10年,甚至更长期,这决定了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是典型的长期投资力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按照《通知》,保险资金未来新增投资量可观。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是资本市场上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其资金量变化对A股的影响不小。

  实际上,《通知》的发布不仅会给A股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补充市场流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在“六稳”“六保”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保险资金在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更多资本性资金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其中债券和股票仅占27.2%。同时,保险业总资产20.56万亿元,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7.28%,在金融业资产中的比重相对较低。有专家认为,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导致金融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银行具有低风险偏好,不愿意将信贷资源向轻资产企业倾斜。《通知》不仅将惠及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对险资而言,随着权益型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收益提高的几率也会相对增加。

  投资比例提高,对保险机构来说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但风险也将前所未有。国际化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今年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QFII/RQFII取消额度限制,三大国际指数纳A首段进程进展顺利,外资整体呈净流入趋势。一个开放包容、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投资环境对“长钱”变得更加友好。在这种新格局形成过程中,原有投资主体不可避免都需要重新设定自己的位置。虽然目前外资在A股交易占比还不是非常大,但对A股的扰动和潜在竞争还是比较明显的,外资投行在一些细分市场也有较明显的优势,这就要求保险资金在进入更大投资空间的同时,须具备更高超的投资能力和在更大领域中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绝对不是什么轻松惬意的午餐,压力和挑战是明显的。

  当然,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投资,赋予公司更多自主投资权的同时,对监管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也是一种考验。在过往保险资金投资中,盲目投资、投资冲动带来的过度投资、频繁举牌等不理性行为时有发生。《通知》实施后在风险管控上的最大变化将是设置差异化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即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可以预见,监管层在坚持市场化改革大方向下,还会对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监管模式作出进一步探索。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