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华发展机遇只会越来越多-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今日推荐

外企在华发展机遇只会越来越多

谈“坚定不移继续扩大开放”

袁勇
2020-09-20 11:00:33  来源: 经济日报

  近期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举措。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降低对在华外企的需求,为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量先进技术成果的外企将逐渐失去发展机遇。这一观点大错特错!事实上,在华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中国提升科学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源于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等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中国必须走出属于自己的科技创新路子。伴随着中国科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以及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为外企提供更加广阔、更加优质的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正掀起科技革命浪潮,企业面临着强烈的科技创新需求和紧迫性,中国市场可以成为外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

  从政策方向来看,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变。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中国拥有大量科技实力强、创新能力优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有能力、有意愿与外企在各领域进行创新合作,推动各方共同提升创新水平。近年来,外企与中国企业及科研机构进行创新合作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外,中国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不断出台新举措,为外企在华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中国市场对创新产品欢迎度高、适应性强,能够为外企的创新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推动外企创新成果快速落地,进而推广至全球市场。例如,宝马近日就在中国推出了首款国产纯电动汽车,宝马沈阳工厂将成为这款车的唯一生产地,生产的汽车将不仅投放中国市场,还将出口全球。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产业链技术水平不断跃升,有能力成为在华外企创新的重要源泉。

  201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2660亿元,增长25.6%。在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众多全球头部企业都在中国加大了研发创新布局力度。

  除此之外,中国还具备庞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经济韧性,有助于外企在全球经济衰退之际稳定经营业绩,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牢固基础。201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上升至10410美元,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显示出庞大的市场潜力。

  今年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二季度GDP实现3.2%的正增长,凸显出强大的韧性。中国经济的种种优秀特质,使其成为在华外企经营业绩的重要稳定器。上海美国商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依然有32.5%的受访企业认为,其2020年在华营收将高于去年同期。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从多方面来看,外企在中国都将迎来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发展机遇,中国也有能力、有意愿在外企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