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七年匆匆 只争朝夕
刘颖余
//www.auribault.com 2015-12-1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七年之后,我25岁,希望(冬奥会)有我的身影。”18岁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员姜馨迪,在得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成立的消息后,难掩内心的激动。

  像姜馨迪一样,每一个中国人都对2022充满美好的期许。这些期许不尽相同,但却可以化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继2008年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将联手张家口为世人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精彩、非凡、卓越”,如此沉甸甸的六个字岂能唾手可得?它需要东道主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为艰苦卓绝的努力。

  北京冬奥组委成立,标志着我们的工作已经由成功申办转入7年筹办。在未来不到7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兑现申办时所有的承诺,将那些美好的愿景全部付诸现实。这是一个看似漫长的约定,但留给东道主的时间其实并不宽裕。对于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者来说,必须有一种只争朝夕的干劲和热情,还需要国际化的视野、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的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操办的体育大赛越来越多,办赛经验日益丰富,也拥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专业办赛队伍。国际体育组织大多认为将赛事交给中国举办,“是让人放心的决定”。但冬奥会对于中国来说,是全新的大型赛事。冬季项目,是为数不多的人和自然打交道的体育项目,赛事组织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非普通体育项目所能相比。而且,受地域、气候影响,我国冰雪运动水平有限,一直属于小众运动。目前,我国只开展了冬奥会7类15个大项102个小项中的七成项目。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国只参加了不到50个小项的比赛,且冰上项目居多,占全部项目2/3的雪上项目开展得少之又少。在中国举办冬奥会,无论是办赛经验、自然条件还是群众基础,都没有太大的优势。这也是中国奥委会从申办时就力推“三亿人上冰雪”规划的主要原因。

  还应该看到的是,自2018年起,连续3届奥运盛会都将在东亚地区举办,这是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格局。传统亚洲体育三强势必通过奥运盛会,展示自己独有的体育文化,并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谋求奥运综合效应,以实现全人类奥林匹克文化的共享。这是另一场看不见的“竞技”。如何借2022年冬奥会筹办之机做好我国冬季运动发展宏观布局,谋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世人留下新的丰厚的奥林匹克遗产,既是充满挑战的课题,更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尽管面临的挑战空前巨大,但中国举办冬奥会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强大的举国体制、高效率的社会动员体制、群众对于赛事的支持和参与热情、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留下的宝贵遗产,都会让我们的筹办受益。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冬奥会找到了正确的战略路线图,无论是过去的申办理念(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还是现在的筹办原则(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2022年冬奥会和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均一脉相承,注定是一届将要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

  诚如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所言,“2008年奥运会,推动了中国夏季体育运动的普及,如果成功申办冬奥会,也将加快中国冬季运动的推广,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和生活方式。”2022年冬奥会不仅对于人类奥林匹克运动将贡献良多,而且还会激励和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三亿人上冰雪,京津冀一体化,“APEC蓝”常态化,体育产业爆发性增长……这是看得见的改变;淡化金牌,体育生活化,体育向社会输出价值观,体育教育成为共识,体育软实力增长……这是看不见的改变。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改变已经发生,改变必将发生。

  从2001到2008,从2015到2022,同样的七年之约,同样的艰苦卓绝,同样的充满希望,但却非简单的轮回。因为,这一次,我们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从容的心态、更务实的考量。我们可以做到更好,我们也应该做得更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