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变与不变
欧阳
//www.auribault.com 2017-07-1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前天晚上返家的时间没把握好,从地铁出来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错过了末班公交车。

  扫一眼十字路口,人迹稀疏。要按以前的经验判断,路面上应该是有很多电动三轮车的,想不到这个“最后一公里”的产业居然无影无踪,一两公里的路程打车不值当,干脆迈腿锻炼。

  走在路上,想着曾经繁华并且杂乱的摩的大军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不免勾连起往事。

  我住的四环外,区域内多年前是摩的兴起并且不久前还很繁荣的地界。因为“无照”,同时在生意时间伴生着很多问题,如占道、拥堵之类,这支队伍出现之始就很让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门犯难。

  早先“摩的”的业者全是“无业”的年轻人,看起来都比较生猛。为了阻绝“摩的”带来的乱象,以城市规范有序为目标的管理者为清除“牛皮癣”般的载人运输工具,不知道下了多少次决心,从宽容某些强力措施可知其坚毅的态度。然而,追逐、罚款、没收这些不手软的措施经年效力不佳,后来,皮带、链条之类的武器配备和使用俺也算是亲眼得见,可还是难阻“摩的”前赴后继的坚守。再后,“摩的”成了“老司机”专享,个个驾驶员年岁一把,这严重阻碍了管理者的权力行使,别说拿人,很多时候对骂、吵架都怕老司机出状况,于是这个产业开始堂而皇之起来。

  倾向于“最后一公里”走路的俺没坐过电动三轮车,但就对事而言,觉得啥事都爱念叨的经济学家说得很对: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供给。加上“摩的”先驱多是谋求生存的底层群类,只要解决吃饭问题,自己花钱还是炮局里派饭他们都无惧,故而对管理者来说,“禁绝”措施无疑是难上加难的考验。

  坦白说,我很难理解“禁绝”的思维方式,市场经济了,广泛的需求怎么可能禁绝呢?倒是那些管理者,不知道他们为何不从服务的角度来考虑,想来应该不会是展示权力,但应该也不会是由于策略谋划人有专车而忽略了大众的交通需求。

  客观说,一旦市场需求出现,应运而生的“摩的”产业基本上不可能铲除,如有这样的常识,秩序维护的思路就当是以服务理念来找寻应对策略,那么,面对“摩的”乱象,所应该有的思维自然就是使之规范化,或者是用规范有序的替代品取而代之。

  现在呢?共享单车的出现,“摩的”产业顷刻瓦解,也许这就是有市场调节作用的产业轮替之力。想想当初费神伤脑地耗费公共资金、雇佣专门人员围堵的措施,看看当下,原来所谓的“牛皮癣”其实根本名不符实。

  匪夷所思吗?其实不是。关于共享单车的意义,坊间的议论很多,没必要再重复。只是共享单车之于“摩的”的事儿,不知道能否确实给管理者启示。这样的疑问是有道理的。类似的事例现实中并不少见,比如晚近出现的优步、滴滴之于出租车。

  是疏导还是堵截是个大道理,就像现在政府提倡的服务理念替代管制方法那样。只是原则性的话好说,旧有的管制习惯思路改变就不会那么容易。从服务市场出发解决需求问题,这样的政策思路变化当然不错,问题是,有些问题恐怕不是管理理念的问题,而是思维习惯改变的问题,这显然没有那么乐观。是的,共享单车终于让“摩的”寿终正寝了,可从前让管理者头痛的问题——“摩的”乱象——并没有随着老司机一起休息,现在的单车胡乱堆放继续继承了“摩的”的血统。

  可见,所谓的服务理念之变,无论是管理思路,还是单车取代“摩的”之类产业替代,未必就能够解决问题。从根儿上说,有些“变”和市场经济有关,但真正需要变的,坦白说也许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当初是应该规范“摩的”,而不是禁令阻隔。看起来很简单了,实则不是那么回事。仅有管理者的服务思想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可能性依我看几乎为零。

  策略层面的规范及时跟进固然很美好,但假如比牛毛还多的无序制造者没有改变,真要“乱象”刹车怕是很难做到。试想,当初电动三轮车就那么几个老司机都不好管,亿万共享单车的消费者怎么“看得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