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共享书店何必“因噎废食”
王瑜
//www.auribault.com 2017-10-3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正式成为共享书店至今已满百日。7月16日,其正式开启24小时营业的“共享书店”模式。这一消息甚至被写进今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由此引发该书店成为“网红”,一度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

  坦白讲,共享书店这种模式,或者说共享书店的创新意义和创新启示毋庸置疑。这从书店成立至今以来,各地相继掀起的共享书店热潮即可看出,搭着共享经济顺风车大潮,而做出的创新尝试,确实具有某种示范效应。

  然而,各界对此褒贬不一。抛开其中的积极意义或创新启示先不说,争议中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很具代表性,那就是认为书店的本质,本应是卖书而非作为公益图书馆。这种共享书店模式以借书为主,甚至是以招揽顾客或者吸引顾客注意力为主的一种经营模式能否持续,如何实现真正盈利是个首要问题。

  这一质疑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甚至有些苦口婆心劝人踏实上进的意思。但细究之下,却是理念层面的一种固守或者因循传统。这种共享书店的模式本就是传统书店面对当下新的传播语境和共享经济而做出的一种转型尝试,可谓拥抱新变化的积极创新。

  植根于当下互联网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共享经济,其理念与实践正在深刻改变着今天人们的生活,包括阅读以及购书的情境和体验。

  在这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购买全球”的生活场景下,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和购书体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的购书渠道、购书情境以及对于阅读的理解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们对于买书以及阅读的体验,完全颠覆了传统。

  在这种阅读和购买体验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注意力本身就可以带来效益,愿意关注就意味着可能为之买单。因此,应运而生的共享书店模式,当然首先需要吸引读者或顾客的眼球。而如果没有变革和创新,按照传统的书店售卖模式和“不买勿看”等理念肯定无法留住顾客的目光和脚步。

  换言之,这个时代,对于书店而言,没有关注或者不愿驻足,本身就说明了某种失败。而至少共享这种模式的概念能吸引顾客,这就成功了第一步。进一步讲,共享模式本身所创造的更多附加值也不容忽视。谁说书店一定要以卖书为主要盈利点?新的阅读和购书体验下,书店完全可以是一种类似实体店之类的体验场地,也可像咖啡馆一样打造某种读书爱好者的阅读生活圈,甚至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你可以大胆想象,将会有很多喜欢阅读的白领或者总裁,愿意选择书店作为他们交流甚至是社交的地方,到这里谈生意或者谈判。而一些爱书的青年可以将之作为共同志趣爱好者的俱乐部。单身文艺青年甚至可将其作为约会和恋爱之地,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浪漫与韵味。

  此外,书店的环境和氛围还可带来更多附加值。读者可以成为潜在的顾客。来到这样环境优雅和充满书香的地方,点一杯咖啡或香茗,来一点果盘或甜点,手捧喜欢的书,爱阅读的你或许会消磨一下午。这比单纯咖啡馆或茶馆,甚至棋牌室等场合,显得更有格调,更有韵味,也更有人文气和书香气。

  当然,我们要看到,共享书店其本质是在共享经济下的一种创新,是一种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本不完美,存在一定缺陷和需改进之处,也属正常。比如对于共享的理解目前还比较单一,共享模式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增强,以及让更多顾客或读者去接受这种共享模式也需普及的过程和时间,这些问题都得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加以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将这种模式或其带来的创新价值抹杀掉。更不应因噎废食,遇到一点困难和问题,就选择放弃或停滞不前,以防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同倒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