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一些过往饱受欠薪困扰的农民工而言,有一个大大的政策“红包”等着他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为了如期完成这个目标,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日前发文开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成为一个“硬指标”。
为了让“硬指标”转化出“硬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部门纷纷发力:在思想认识上,将根治农民工欠薪从社会治理环节上升到政治责任感使命感高度;在目标责任上,将根治农民工欠薪从遏制上升到根本遏制,从清理上升到实现基本无拖欠;在制度建设上,将依赖部门联动集中清理专项行政机制上升到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强化欠薪罪的司法适用等法律制度层面;在工作方式上,将根治欠薪从临时性、阶段性工作上升到经常性、日常化工作。
为了疏通根治欠薪的传导机制、夯实政策效应,确保根治欠薪的“政策红包”不再停留在纸面上、数字上,对欠薪主体实行无死角、一体化行动,从以前重点关注建筑行业拓展到所有领域,从民营企业延伸到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不仅要求存在欠薪的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不能形成新的拖欠,而且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限期清结。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发挥带头作用,2019年度,中央企业已经完成了历史形成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兑付,各级地方政府遗留的拖欠工资余额正在限期清理,欠薪多发行业、企业受到重点监管,根治农民工欠薪已经形成了“闭环”。
根治欠薪,源头堵漏是基础。通过十几年的清欠集中行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成因日益清晰、各方面的认知也日趋统一。比如,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正在通过出台新的法律、强化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断补齐;监管死角的清理工作,各级人社部门已经将其列入监管重点,通过运用大数据、构建“红黑名单”制度构建起预测、监管、处罚全链条动态监管体系;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强化地方政府行政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帮扶不及时的问题,政府的法律援助不断扩大、工会的帮扶持续加强;监督跟不上的问题,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不断深入,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会发挥出有效作用。
根治欠薪,预防和处理“一体两翼”。
2020年以后将实现基本无拖欠的目标,清理欠薪重在结清历史遗留问题,防范发生新的拖欠重在预防。清理欠薪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欠薪这个历史包袱正在甩掉,即将成为历史名词。与此同时,为农民工“护薪”已经踏上征程,2019年7月,人社部、最高法院、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行动,提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在全国开展“护薪”行动,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为农民工“护薪”,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法院+工会”等新的模式和机制也已经开始实施。
欠薪将进历史,护薪踏上征程。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个困扰农民工十几年的老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这既是农民工的福音,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