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立法,区域协同治理的良好实践-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京津冀协同立法,区域协同治理的良好实践

杨玉龙
2020-03-24 07:38:42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3月22日《法制日报》报道,1月18日,《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经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此前,河北版、北京版的这一同文本条例已分别审议通过,3部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同步施行。这标志着京津冀首部区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部区域全面协同立法项目的完成。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对其进行法治引领与保障随之提上日程。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三地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自然成为京津冀协同立法的重点。京津冀山水相连,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协同立法的优先选项。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寻求法治一体化。的确,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基于行政区划分割、地方利益驱动等多重因素,难免会出现一些阻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情况。而法治一体化说白了就是制定规则,这将有利于消除行政性壁垒、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绊脚石”。

  以此次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为例。数据显示,三地机动车保有量近3000万辆,且三地还有一定数量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物重要来源。在排放污染防治方面,若只停留于属地化管理,无疑会给三地联防联治车辆污染排放带来不小的困难。而三地协同立法,实现重要监管制度的步调一致,就是一种精准施治。

  区域立法工作是一件系统工程。2015年3月,首次京津冀协同立法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的若干意见》,京津冀协同立法就此破题。尤其是,三地先后召开11次会议,探索出区域立法同步制定、协同起草、同步审议通过、同步实施的协同立法新模式。

  当然,良法更须善治。据悉,京津冀三地共同建立京津冀机动车超标排放信息共享平台,对超标排放进行协同监管;共同实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制度,使用统一登记管理系统。这些举措不仅破解了监管难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尤其是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将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更可以推进治理措施卓有成效地落地。

  京津冀协同制定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区域协同对有关污染防治作出全面规定的区域性立法实践,不仅有助于破解长期困扰此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并且具有法治示范意义,为全国省级层面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制度范本。这样的区域协同立法越多,越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人物

  • 坚守重症科,他说:我要把队员全部安全带回家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专家、科主任蒋东坡已经连续3天没回宿舍住了,困了就在临时值班室眯会儿。连续地工作,虽然疲惫,但蒋东坡的神情依旧自信乐观。“重症病人救治难度很大,我是主将就得担主责,守在病房心里才踏实。”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他的热情和能量,大半用在患者和学生身上

    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ICU。忙碌了一天,宋立强坐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把患者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 看哭!他们乘高铁撤离武汉……

    武汉站迎来一群特殊的贵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根据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将分批有序撤离。3月17日15时18分,来自贵州和湖南的援鄂医疗队一行90人在武汉站1站台登上G405次列车,这是首批乘坐高铁返程的援鄂医疗队。

  • 那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与我在武汉“相聚”

    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我们来武汉战疫前线已经有50天了。在此期间,军队和地方分批次增派人员支援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治工作。近日,多支国家医疗队陆续返回,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