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4月21日报道,根据商务部的数据,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浙江、河北、江西等多个省份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了民众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带动消费回补,民众反馈良好。消费券的使用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消费券确实在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及加快商家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显现了较大功效。目前,各省(市)正着力推动消费券拉动经济政策,未来消费券发放的规模可能还将更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消费券无论是发放数额,还是给经济带来的提振效应,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加强消费券发放的安全与高效管理,应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消费券发放的安全与高效不仅关系到消费券政策能否实施到位及真正发挥作用,也事关能否遏制消费券发放中存在的问题,更关系到消费券能否真正惠及民生。
从前期各地发放消费券情况看,总体安全度不错,效果令人满意。据了解,目前乘数效应在10倍以上的地区增加至5个以上,各地消费券拉动的消费额已超过百亿元。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个别地方在消费券发放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目前仍然有部分消费券发放是当地政府与某些未完全实名制的商家联合进行,一些平台缺乏完善的风控系统,无法识别和控制各环节交易风险,也容易形成利益输送,让消费券政策走形变样,难以激发消费券刺激经济的潜能。二是个别地方政府对发放消费券安全与高效管理意识不强,在选择平台时的安全论证与评估不足。
基于此,在发放消费券管理上,当务之急是督促各地相关部门对选择发放消费券的平台制订出具体的考核标准,至少要求“三大风控标准”:一是消费券发放前标准,即事前防控策略,看平台能否实名制,能否对账户身份的真实性及线下经营商户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二是消费券发放事中标准,看是否有风控追溯能力,能否在领券环节杜绝黑产和排除风险用户领券,能否在撤销环节识别和控制交易风险,能否在快速响应方面做到分钟级响应和7×24小时响应;三是消费券发放事后标准,看能否对有关违规商户进行及时处罚以及对负面舆情进行有效监控与反馈。这三大风控标准互为联动,可共同组成严密而有效的消费券发放与使用风控链条,牢牢控制各种风险隐患的发生。
很明显,只有确保平台“三大风控标准”全面到位,消费券发放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事实上,当前,一些口碑较好的平台在发放消费券过程中表现优异,就是得益于“三大风控标准”做得比较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方借鉴,在消费券等涉及公众福利的事项上,安全和效率都能充分兼顾。
总之,在发放消费券上应从保障安全和高效角度出发,把好事办好,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