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层层分包转包,必须严查严惩-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对层层分包转包,必须严查严惩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林琳
2019-07-02 07:27:5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这样的“自我举报”某种角度上也是对监管的打脸——工程质量、建设施工的监管部门,相应的监理机制,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发现问题?是当事人做得太隐蔽,还是监管太松散?

  据6月30日央视报道,最近,有关青岛地铁1号线一项目施工方“自我举报”工程质量问题的消息引爆网络。除了举报混凝土薄了、钢筋间距大了等问题,举报人还称,该项目到具体施工人员手里已被层层分包了5次。总承包方回应,此前已发现分包情况,并对相关公司提出了整改要求。

  在最近同样颇受关注的“贫困县近4000万元建水幕电影”事件中,实名举报人导演陈某称,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的这个项目被层层转包,其中用于电影拍摄的费用,到执行环节缩水为135万元。目前,这两起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一个是关乎公共交通安全的地铁工程,一个是涉及公众文化生活的水幕电影项目,都被指存在层层转包或层层分包。这也将建设工程的分包、转包问题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分包、转包是不是法律允许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后果?这些问题都有待厘清。

  转包,通俗地说,就是A拿到了某个工程,但是自己不做,完全交给B去做;而分包,是A拿到了某个工程,将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部分,包给其他公司去做。层层转包、分包,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把工程项目的全部或者部分传给下家、再下家。

  从法律上来说,转包是违法行为,无论是将承包的工程全部转包给他人,还是以分包的名义将工程肢解后分别转包给他人,都是不允许的;而分包,法律上并不完全禁止,合法分包必须同时满足相应的条件,比如,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分包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分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禁止分包单位再分包等,违反上述任何一条即为违法分包。

  上述两个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层层分包或转包,尚有待调查,但现实中,转包和违法分包在建设工程领域并不是什么秘密——承包商找分包商,分包商找大包工头,大包工头再找小包工头;资质较高的企业专门负责投标,中标后转手给其他企业,层层扒皮、雁过拔毛;“一流单位中标,二流单位进场,三流单位施工”……

  有资质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质;想干活的可能没活干,有活干的可能被迫压缩成本、偷工减料;都想当中间商,都想赚差价、挣快钱,少有人关心工程会盖成啥样,会不会塌、会不会倒……

  问题的关键在于,层层分包、转包之后,施工质量、设施安全、人命安全等由谁来包?

  值得深思的是,将上述两起“内幕”“猛料”公之于众的,恰恰是局内人、知情者——导演因为被拖欠了拍摄制作费用,愤而举报;具体施工人因为中间人的酬金问题引发矛盾,决定举报,尽管此前其与分包公司达成协议,“不举报工程质量和违法分包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报酬没有拖欠、没有产生内部矛盾,当事人很可能不会捅破窗户纸、撕破脸。这样的“自我举报”某种角度上也是对监管的打脸——工程质量、建设施工的监管部门,相应的监理机制,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发现问题?是当事人做得太隐蔽,还是监管太松散?

  堡垒当然可以从内部打破和瓦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外部监管就可以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事情败露,不能总靠内讧和“自我举报”,就像警察破案不能总等着凶手上门自首一样。在事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上,相应的监管显然应该更及时、更给力。住建部门整治建筑施工工程违法分包、转包的努力不少,但实效、长效有待加强。

  对违法的分包、转包乱象,必须严查严惩,用更高的违法成本和代价如取消资质、纳入黑名单、联合惩戒等措施,给相关企业以震慑和警告。出实招、动真格,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姿势。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人物

  • 我在国门承诺

    你凌晨4点才离开,你凌晨4点已到达。你一尘不染,你满身泥泞,你最高“冷”你最火“热”你喝水最少你出汗最多你总说“没事儿...

  • 七一|这,就是他们的情怀!

    一本珍贵的党证伴随他走过万里长征的党证,12年后重回手中方槐。(资料图)爬雪山、过草地,他曾走过万里长征。开国大典,他率机接受检阅,后来又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共和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开国少将方槐。

  • 扎根泥土籽粒壮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粮仓里要装着自家的粮食。中国饭碗、中国粮食的安全,还是要从根子上抓起,从掌握育种的核心技术抓起。

  • 仝洋:诠释妈妈和妻子最美的模样

    仝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建筑段郑州绿化所生产服务班工长。1996年以来的20多年间,仝洋尽心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儿子、支持从警的丈夫、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