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信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购物节-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社评

提振消费信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购物节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蒋菡
2020-06-18 07:08:3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一次购物节只有一天,但争取消费者的努力则在日常每一天。防控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提振消费信心非一日之功。我们期待一个购物节能带来消费的“回血”,更期待营造一个规范的消费生态,为拉动消费回暖注入不竭的活力。

  今年“618”,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全民购物节,承载着比以往更多的期待——压抑已久的消费热情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沉寂多时的商家需要一个回血的契机,缓慢回升的中国经济更需要一个提振消费信心、拉动消费回暖的突破口。

  从某电商平台的店庆日,发展成为各大电商企业、商家积极参与,线下零售业争相搭车的全民购物节,年中的“618”与岁末的“双11”一起成为受消费者热捧的消费节日。造节,见证了消费模式变化为消费注入的新活力,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折射。而在疫情背景下,今年的“618”更有了特别的意义。

  数月来,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实体零售业则是重灾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30亿元,同比下降13.5%。疫情给零售业带来挑战,但也催化了行业变革。线下门店受影响停摆,倒逼众多企业发力在线销售,开启直播带货。数据显示,5 月线上消费品零售增速提升至 22%,为 2019 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很多人体验到足不出户线上购物的便利,今天这个购物节可能成为印证和进一步深化这种消费趋势的一个节点。而眼下,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很多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仍经受着严峻考验,亟待这一轮消费盛宴助其摆脱困境。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加速经济回暖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与往年相比有着更高的热度。各大电商平台从5月就开始热身,各显神通推出促销活动,一些直播平台也跻身其中,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各家企业则摩拳擦掌,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明星集结的综艺盛典、总裁齐聚的直播带货,加上万“券”齐发的消费券助力,可以预见,这场升级版的购物节有望出现一个个被刷新的销售纪录。

  而热闹的营销、火爆的流量,应该不是购物节升级的全部。明星带货或许会制造出短期的爆款,但理性的消费者最终只会为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买单。消费券可以起到短期的刺激作用,而支撑起长久需求的,还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购物节升级的同时,更应该让消费者的体验升级。比如,有商家先涨价再降价,玩数字游戏欺骗消费者;有商家借促销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差的商品;还有直播间数据造假、主播虚假宣传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需要加以规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类似今天这样的购物节,完全可以借助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消费者体验,实现精准营销,提升消费者的下单率和复购率。

  一次购物节只有一天,但争取消费者的努力则在日常每一天。防控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提振消费信心非一日之功。我们期待一个购物节能带来消费的“回血”,更期待营造一个规范的消费生态,为拉动消费回暖注入不竭的活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