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挂证”“吃空饷”,该翻篇了
乐 群
//www.auribault.com 2016-12-08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干活的不考证,有证的不干活”的窘境背后,是职业资格证照使用和监管的错位。

  据媒体报道,近期,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陆续通报多批违规“挂证”机构与人员,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然而,在重点整治之下,还有人为一些项目专门成立公司操作资质挂靠,有的将触角伸向监管暂时没有覆盖的领域。

  把职业资格证书出租、挂靠在相应的企业和单位,就可以不工作照拿钱——眼下,“挂证”已成为一种更高明的“吃空饷”,在一些地方和行业暗中上演。“难怪总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考证”,网友的吐槽戳中了“挂证”这个存在多年也被诟病许久的灰色利益链。

  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市场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因为这是个“多方共享”的利益大蛋糕。首先,在建筑、环保、水利等领域,拥有持证员工往往是企业申报相应资质或参与工程项目投标时的“硬杠杠”;其次,证书的挂靠也让参与者得到不少实惠;此外,一些专门以挂证生意为生的中介机构也是其中的利益寄生者。

  证书挂靠,无论对于相关企业还是“挂证族”来说,都是一种弄虚作假的不诚信行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一些企业虽然凭着租借来的证书赢得了资质、拿到了项目,但金玉其外,难免败絮其中,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素质堪忧,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安全事故,企业方也要吃不了兜着走,而挂证人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2009年6月上海发生的“楼倒倒”事件中,项目的监理工程师便是仅将资格证书挂靠在施工企业,本人从未去过施工现场。

  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于挂靠证照的监管、查处力度,努力提升违法成本,但仍有些漏洞与应对方法可以让一些人继续“安全挂证”,因而平日里的常态化制约不能少。比如扩大职业证照管理的行业范畴,做到无死角无遗漏;通过运用社保联网等手段,及时比对持证者的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是否一致;加大对职业资格弄虚作假者的惩处力度等。

  “干活的不考证,有证的不干活”的窘境背后,是职业资格证照使用和监管的错位。明确职业证照的功能与定位,使其正向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意义非同小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