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我们的“星期三现象”在哪里
王石川
//www.auribault.com 2016-05-2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杭州日报》报道,日前,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两个小男孩跑到护栏里,用力拉扯和摇晃一幅玻璃展品,家长非但不阻止还给孩子拍照,一分钟后,展品被扯下一大块,碎落在地。这幅作品原名为《天使在等待》,是艺术家为刚出生的女儿所做,经讨论,艺术家将把破损作品保存,改名叫《折》。

  把展品扯坏,当然是孩子的错,但板子应该打在家长身上。明明看到孩子违规进入护栏、拉扯展品,毫不劝阻还径自给孩子拍照,这不是纵容是什么?

  国内的博物馆、纪念馆早在2008年就已全面免费向公众开放;2011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决定图书馆、文化馆和美术馆也要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实中五馆开放已是常态,问题是:开放之后怎么办?

  几年前,上海美术馆举办书画展,一些重要作品前设立了“一米线”,但仍有不少观众跨过去,要亲手摸名画;更有位4岁的小观众竟在齐白石的作品下尿尿。在责任划分上,应该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可是连一些大人都做不到以身作则,靠什么约束、教育孩子?身为监护人,家长有义务管好孩子,更有责任做好榜样。

  有网友建议“馆”应变成“关”,设关立卡,谢绝孩子入内,毕竟他们年龄小,也看不懂,进入馆园意义不大。这样做确实一劳永逸,却背离了五馆开放的初衷。

  在美国,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孩子们到博物馆可能多数看不懂,但是他们在不经意中受到熏陶,同时他们也有权利参观博物馆,第一次看不懂,第二次第三次呢?多去几次,耳濡目染,或许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体验。

  相比之下,我们对儿童的科普启蒙还远远不够。在法国,初中和小学每周三下午都不开课,孩子干什么去?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动物园等,自然成了学生专场。馆园成了课堂,开阔了学生眼界,这种独特的“星期三现象”被视为法国重视素质教育的象征。

  “熊孩子”淘气不该是被馆园拒之门外的理由。因势利导,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才是最该做的。参观博物馆时,让孩子正儿八经、不苟言笑并不现实,嬉闹是孩子的天性。既然如此,能否让博物馆制订些措施,就此博物馆管理方不难做到。

  上世纪初,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宣言就提出“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这对孩子来说未免沉重,但多设置适合儿童的博物馆,却是政府的责任;让孩子在参馆时多些自律,这是家长的责任。眼下,我们尽到了这两个责任吗?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