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中重新发现语文的温情
王聃
//www.auribault.com
2016-06-0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又是一年的高考,重复着的又是高考作文题的热闹。随着今年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陆续在网上披露。全国卷I:奖惩之后;全国卷II: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全国卷III:小羽的创业故事;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浙江卷:虚拟与现实;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山东卷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江苏卷高考作文:话长话短;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综观全国高考卷和各省高考卷中的作文题,不难看出两重明显的特征:一是不少高考作文题更加着眼于具体的语文素养,譬如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二是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关切现实,且与社会热点关系密切。譬如全国卷III的小羽的创业故事;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关注于具体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在回归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高考作文应该成为一道文化命题,它应该是一次关于语文学科温情与敬意的表达。在高考作文里,直接地谈及阅读和语文素养,无疑是一次郑重的回归与还原。
这种还原是必要的。从身份来考量,参加高考的学生是被选拔的人才,高考作文把考生的目光引导到内涵更丰富的语文自身功能上来,它彰显出的是高考作文本应有的旨趣。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曾说过: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对苦难大众的巨大悲悯。在高考作文中关注公民素养,关注创业、手机时代人际交往等热点话题,这种与现实的律动会引导更多学生关注校园之外的世界。
高考作文每每总会成为社会热点的话题,隐藏于其后的,显然不仅有公众对语文学科价值的期待,更有公众对高考导向和价值的思索。着眼于学科自身的尊严与内涵,且关切社会的热点与痛感,应该说,今年整体的高考作文命题,再次体现出了这种价值的动向,我们也能从高考作文中重新发现语文的温情。
编辑:周文
赵婀娜:为个性留出空间2014-06-09 |
吐槽作文题年度欢乐宴2014-06-09 |
叶祝颐:为“发明天才不高考不录取”点个赞2014-06-09 |
李冰洁:别让阅卷追求效率伤害程序正义2014-06-20 |
然 玉:“跪求零分”,是嬉笑也是抗议2014-06-24 |
蒋??:“跪求零分”,是调戏也是抗议2014-06-24 |
然 玉:“跪求零分”,是嬉笑也是抗议2014-06-25 |
子 墨:人们为何热衷围观高考作文题2015-06-08 |
杨国营:有多少“考试”可以重来2015-06-15 |
胡 艺:高考加分程序应放到阳光下暴晒2015-08-0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