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挨刀”,土耳其如何自救-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随笔

“背后挨刀”,土耳其如何自救

工人日报—中工网 毕振山
2018-08-15 07:31: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美国对土耳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于8月13日生效,土耳其经济因此承受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土耳其一方面指责美国企图“从背后捅刀”,另一方面也着手打响“里拉保卫战”。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土美关系龃龉不断,但土耳其仍会寻求与美对话解决此次争端。与此同时,土美此次冲突也会坚定土耳其寻找“新朋友”的决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已下令将土耳其钢铁和铝产品进口关税提高一倍,即分别提高到50%和20%。特朗普将此归咎于土耳其和美国关系不好。消息一出,土耳其货币里拉遭遇重挫,当天里拉对美元汇率跌幅达17%,对欧元和英镑等国际主要货币汇率也大幅下跌。今年以来至8月13日,里拉对美元汇率跌幅已达45%。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土耳其严重不满。土总统埃尔多安指责美国发动“经济战争”,并称美国为了一个牧师“牺牲北约战略伙伴”的做法“可耻”。8月11日,埃尔多安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警告美国不要继续采取威胁两国关系的举动,否则土耳其将另谋“盟友”。埃尔多安还试图稳定局势。他称土耳其没有陷入经济危机,并号召民众卖出美元、买入里拉。土耳其财政部长贝拉特·阿尔巴伊拉克也表示,政府已拟定一项经济行动计划,以缓解投资人忧虑。

  围绕布伦森案,美国此前已经宣布制裁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土耳其则以对等制裁相回应。如今土美纷争再起,有土耳其分析人士认为埃尔多安为稳定金融市场,可能会寻求与美对话甚至妥协。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13日就表示,土耳其已准备好通过外交和对话渠道解决争端。

  不过美国的屡屡发难可能会进一步让土耳其“寒心”,从而促使其寻找“新朋友”。埃尔多安10日表示,土耳其有“许多经济合作的可替代方”,包括伊朗、俄罗斯和欧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和伊朗,近期同遭美国制裁。在美国加税后,埃尔多安立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商讨加强两国合作。俄外长拉夫罗夫也于13日访问了土耳其。伊朗外长扎里夫则要求美国戒掉“制裁瘾”,称伊朗一如既往地支持土耳其。

  有分析人士指出,土耳其里拉“跌跌不休”固然与美国等外部因素有关,但深层次原因还是土耳其经济本身存在问题。目前土耳其经济过度依赖外需,2017年外贸占GDP的比重达到46%。今年一季度土耳其外债总额达到4667亿美元,占GDP的52.9%,同时期土央行的外汇储备大概只有800亿美元左右。通胀高企、连年的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弱化了里拉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埃尔多安政府来说,除了改善外交处境、施展平衡外交外,最根本的自救措施还是深化经济改革。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莫让手机游戏吞噬留守少年

     暑假期间,对于乡间的留守少年来说,许多人把玩手机游戏当作了打发漫长假期时间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玩游戏时间上,留守儿童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在“每天玩4到5小时”这一时间段,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8.8%和8.8%

  • 中工时评:大学开放对象不应只是参观者

    每到暑假,知名高校门口往往挤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近期,一些高校公布了参观流程,个别高校预约程序之复杂、限定条件之多、远远超过了当的文博单位,每天的可供参观名额也难以满足所需。

  • 中工时评:内阁生乱对英首相是福是祸?

    无论内阁变动是福是祸,特雷莎·梅接下来要面对的都是“硬仗”:搞定党内和议会从而使新方案获得通过、发布“脱欧”白皮书并游说欧洲接受。

  • 中工时评:漂亮足球岂能止于传控

    传控打法曾经是漂亮足球的代名词,但那是因为过程和结果一样的漂亮,且可遇不可求。

人物

  • 一寸赤心惟报国

    “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德行、勇担当,尊崇“先天下之忧而忧

  • “西瓜男孩”是对“少年强”的最好呼应

    在浙江金华永康,“西瓜男孩”的称号让18岁的李恩慧被大多数人熟知。今年参加高考的李恩慧已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尽管老师曾建议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个夏天,朋友圈被好几个“寒门学子”刷屏。先是云南考生崔庆涛,当他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正和父母在工地上干活;接着是写下“感谢贫穷”的河北女孩王心仪

  • 奈飞“重现”银河,为何如此钟意杜琪峰

    人物头像剪影为杜琪峰(图/视觉中国),六个人物形象剪影来自其导演的电影《枪火》海报。有人说,90年代之后的香港电影因为杜琪峰的存在而得到了拯救。这个不停在片场抽着雪茄,时而暴脾气的中年男人镜头是他解剖人性的利器

  • 网红“杀鱼弟”悲剧映射了家庭教育的痛点

    2010年,年仅10岁的小孟,因一手“杀鱼绝技”而爆红网络,人称“杀鱼弟”,其父亲甚至将店名改成“杀鱼弟”水产。8年前,“杀鱼弟”的凝重表情和犀利眼神,让无数人心疼。本以为随着舆论的曝光,社会的关注和帮扶,孩子的内心能逐渐被阳光所照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