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普及高中教育”,中职不能少
沙洲
//www.auribault.com 2015-11-0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岂能少了中职(李法明 漫画)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5%,要在2020年实现毛入学率90%,这3.5%的跨越,是一种质变,会给劳动力素质提升、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矛盾、教育发展结构等带来变革性的深远影响。

  在不少人眼中,“普及高中教育”意味着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往往忽略了高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这虽然传递出社会舆论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升教育质量的期待,不过却也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评价不高。实际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注重普高和中职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在中职教育上下足功夫。

  中职教育一直是高中教育的短板。尽管这几年很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分流读中职,但中职学校的生源危机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相反,中职教育在萎缩,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统计显示,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619.76万人,比上年减少55.00万人;在校生1755.28万人,比上年减少167.69万人。目前,除部分因产业升级带动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区域,就读中职基本上还是一些成绩平平的农村孩子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仍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可见,要完成3.5%的冲刺,主要任务还在中职教育上。

  五中全会公报中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表述后面,紧跟着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这让人们看到了中职教育发展的重大利好。正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所言,目前的中职教育“既‘短’在观念上,也‘短’在政策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在教育发展规划中不厚此薄彼,又要切实提高质量,别把职业教育办成缺乏特色、质量不高的二流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本身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对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

  与中职教育 “量”“质”都亟须提高有所区别的是,普通高中教育最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推进内涵式发展。普通高中“育分”不育人的问题一直存在,而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除了学业水平上的差异外,更多的是个性发展,需求、兴趣的多样化,再用统一模式、统一方式来面对多样化的学生,显然行不通。所以,高中教育亟待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解决办学特色、多样发展问题。

  如今,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特色办学的任务,以沪、浙两省市为试点的高考综合改革亦试图从顶层设计层面破解这一顽疾。人们期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更希望以此来促进学校办学模式的变革。

  总之,从“普九”到“普高”的提速升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让“普高”从量变走向质变,既考验着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智慧,对于基层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