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你敢“零起点”吗?(李法明 画)
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哭着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当事人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她将女儿“厌学”的原因归结于:一是女儿完全的零起点。二是老师每天都会布置所谓的“聪明题”,比较难。(11月11日《钱江晚报》)
博士妈妈不会做一年级题目的吐糟,揭示了两个问题:第一,虽然“零起点”教育的呼声一片,遗憾的是不但没有遏制“抢跑”,“抢跑”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家长们的“领跑”和各种辅导班的泛滥,也在助长这种势头;第二,虽然提倡“零起点”教学,但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系统性改革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配套措施让学校和家庭彻底摈弃各种赶进度式的“抢跑”,在这种情况下当少数家长坚持让孩子“零起点”,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教育中让孩子面临受挫的尴尬。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减负政策,“零起点”是减负的重要一环。从以往的一些研究和实验数据来看,这项教育制度不容置疑。孩子在什么成长阶段,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舍本逐末,揠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过早学习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反而会让孩子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最终丧失自信心和兴趣,并将这种不快乐的记忆带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反,如果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拥有了相应的能力时,学习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零起点”制度实施后的各种“抢跑”,很大程度在于家庭和学校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自己不抢,如果别人都抢,就等于落后。根治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制度的宣传、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做好各个阶段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包括适当设置习题的难度。因为,毕竟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奥数”选手,在低年级教学中,毕竟信心和兴趣更重要。若时常出现因题目太难而导致“零起点”的孩子厌学,将会动摇“零起点”教育支持者的决心。
培养孩子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也没有捷径,学龄前的孩子,相比于智力教育,更重要的可能是情感培养,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拥有时间观念,学会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往往比会说一句英语,认识几个字更重要。不尊重规律的“抢跑”,更可能会让孩子后劲不足。所以,改变观念,需要从学校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教育系统性改革入手。
张新民: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2010-12-30 | |
检察日报:“肉不好吃吗?”2009-11-02 | |
检察日报:“肉不好吃吗?”2009-11-02 | |
付瑞生:铁老大,“停车难”2011-12-26 | |
2012关键词评点(上)2012-12-25 | |
华池阁:不要安全企业经济颜面何存2013-06-05 | |
彭德倩:给“零起点”一点时间2014-09-03 | |
新闻观察:遏制“幼教小学化”须破“抢跑”...2014-11-19 | |
遏制“幼教小学化”须破“抢跑”心态2014-11-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