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化周刊-言论-正文
国产军旅剧的对手不是“韩国欧巴”
赵昂
//www.auribault.com 2016-04-0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韩剧《太阳的后裔》在视频网站上热映,吸引眼球无数,网上点播早已破10亿次大关。这一现象也引来如下的疑问,国产军旅片,何时也能有如此的影响力?

  其实,《太阳的后裔》一剧,在韩国网站上的评价是不一的。女性观众大爱宋仲基,好评多多,而一些服过兵役的男性观众,则认为电视剧内容与实际军旅情况不符。也就是说,与其说该剧是军旅剧,不如说是包装了特种部队外壳的爱情偶像剧。

  事实上,自1983年《高山下的花环》开国产军旅剧先河以来,国产军旅剧也不乏颇有亮色的作品。《凯旋在子夜》,一度是上世纪80年代观众的共同回忆;以军医大学为背景的《红十字方队》,曾在上世纪末引起了军医大学的报考热潮;因喜剧《炊事班的故事》而出名的演员们,迄今还活跃在荧屏上;10年前《士兵突击》的热播,让“不抛弃、不放弃”成了当年的网络热词。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23部优秀电视剧中,军旅题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例如观众耳熟能详的《亮剑》,还有首部涉足国防生题材的电视剧《国防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太阳的后裔》就没有值得国产军旅剧学习的地方。韩剧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知道不同题材电视剧的分类市场在哪里,因而电视剧的明星培养、演员演技、拍摄手段、剧本构思,都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的,《太阳的后裔》亦然。

  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军旅剧登上荧屏,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有的军旅片学了韩剧的“高颜值”,然而却演技不佳,演员白白净净的脸庞,怎么都难让人有“兵味”之感;有的则学了美剧的“大制作”,各种武器特效光怪陆离,却脱离了部队生活实际,有矫揉造作之感。

  倘若一部电视剧离实际生活太远,也就离观众更远了。换言之,当一部军旅剧没有了兵味,也不接地气,就算有再靓的明星,再超炫的镜头,也难以赢得观众的心。

  好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创作好的军旅剧,需要真真切切地体验军旅生活,贴近实际。《士兵突击》的原型是话剧《爱尔纳·突击》,曾在曹禺戏剧文学奖上获得多个奖项,“爱尔纳·突击”是爱沙尼亚邀请包括中国军人在内的外国侦察兵参加的国际竞赛。拍摄《红十字方队》时,剧组曾在军医大待了三个月之久,很多演员就是军医大学员,为了写一首插曲《相逢是首歌》,作曲家张千一和词作家刘世新,跑到拍摄地深入军医大学员生活,和他们交朋友找感觉。

  没有军事经历的观众看军旅片,不只是为了“过兵瘾”,也关心故事情节脉络,这也呼唤更好的剧本创作。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市场推介则是很多电视剧制作方的短板。部分国产军旅剧,原本题材不错,却少了营销推广,难免“养在深闺人不识”。

  国产军旅剧真正的对手,不是“美国大片”,也不是“韩国欧巴”,而是自己。国产军旅剧需要真正考虑的是:能否继承过去的创作优良传统,沉到基层,让作品保持住真实的“兵味”;能否创新手法,适应当下年轻人和互联网时代影视剧市场的需求。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