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从春节档到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的各项票房记录再次被刷新。然而在第一季度尾声,由《叶问3》事件引发的一批媒体人士所相继披露的买票房、偷票房的票房造假乱象,开始迅速被社会关注,并持续发酵,成为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行情中的“杂音”,并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票房盛世中,为什么还要造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事关中国电影发展状况的票房之外的数据入手。事实上,2015年的影院上座率仅15%左右,这并不是偶然现象,从2007年开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其实就没有太显著的变化。同样,也并非只有上座率长时间持续低迷,在生产领域更是一直有相当一部分院线影片无法收回成本,在发行领域则始终有五成左右影片压根不能进入院线。这些年如礼花般绚烂的票房神话——市场规模的阶段性放量增长,尚没有为中国电影的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依然只是横向的摊薄式的扩张路径,是通过放大市场渠道来增加市场规模的红利的产物。而且,一旦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增速也就是产值增速,落后于影片、院线这些产能增速,中国电影产业就会立即陷入到通货紧缩的发展周期内,票房增量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最终彻底沦为数字游戏。
所以,如果要追根溯源,那么买票房、偷票房的票房造假乱象首先根源于院线制改革后的结构性困境,这是新世纪院线制改革以来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只有彻底调整其顶层设计才有出路。
进一步说,当下中国电影的最大隐患在于由这个结构性困境所引发的票房金融化问题。正是因为中国电影原有的商业模式导致在拍摄、发行、放映等各个领域都举步维艰,通俗地说,就是拍电影、卖电影、放电影的影视公司、发行公司、电影院赚钱都难,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尴尬的局面。从金融的视角来看,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从大环境而言,国家已经将文化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政策的窗口期利好已经充分释放,并且周期很长,做这个行业必然有利可图。从具体的操作层面而言,电影太好把玩了,因为电影投资相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盘子小、周期稳定,只要抓住导演、演员、档期等核心资源,在发行、地推等层面按套路打,一般来说票房都会有保证。近两年,太多影片在拍摄阶段就收回了成本,一些大IP甚至还没开拍就回本了,中国的金融资本的确越来越会玩。
然而,问题是中国电影本身的内容生产,还远远没有跟上中国电影产业金融创新的逻辑,所以才有了买票房、偷票房的票房造假乱象。因为,我们并不像好莱坞,甚至不如日韩,有稳定的类型片的文化工业生产能力,我们能数出来、立得住的电影类型有几个?自然,好的导演、演员、编剧都是大熊猫一样的稀缺资源。正是中国电影最关键的地方不硬,搞不定票房会有什么结果?可能就是雪崩。正是因为影片内容本身质量的不稳定,所以对票房根本没有把握,一旦票房不行,之前以众筹、私募、基金、完片担保、保底发行等形式搞出的金融花招就都要玩现眼了。说到这里事情就清楚了,一句话概括,中国电影可能正被票房绑架。
因此,只要院线制的顶层设计不根据新的现实、新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的全方位调整,买票房、偷票房的票房造假乱象,可能还会出现,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愿所有“忽悠者”停步思量2009-11-25 |
《三枪》:引领工具理性大行其道2010-01-18 |
陈 才:票房大跃进靠什么撑场子?2010-12-30 |
李晓亮:达芬奇眼泪冲刷出企业责任凹痕2011-07-15 |
话题圆桌:火车票实名制是顺应民意的积极进步2010-01-12 |
黄佟佟:陈凯歌的义正辞严太讽刺了2015-07-13 |
假电影不死,真电影难立2016-03-21 |
斩除“网络交易之癌” 需祭出法律之剑2016-03-21 |
票房造假,观众体验却很真2016-03-24 |
电影票房造假亟待强力整肃2016-03-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