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江夏青玲:品读最美基层党员的“民生底色”
//www.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 更多

  实干担当的底气从何而来?勇毅笃行的动力从何而来?不为求名利,不为谋功利,只为了百姓福祉。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这个普通而伟岸的形象,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专注做好一件件平凡甚至是琐碎的“小事”;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以短暂而精彩的生命诠释“三严三实”。他把百姓的幸福根植心间,用实干与担当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幸福账单”, 最美基层干部卢玉宝为“严”和“实”的精神名片渲染了“民生底色”。

  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无巨细。确实,不少基层干部所作所为是“小事”、“杂事”,不过,正因为其小、其杂,才能窥见出党员干部工作状态、心理状态的深层次问题。攻坚克难的能手,群众至上的赤子,能拼敢担的干部,正是思想上树立了为民的坐标,才能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涵养务实为民的土壤。

  有人说,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鱼水之情”的光芒烛照人心,富有无声的穿透力;安康富庶的今天,我们反而不那么容易感受到这种力量,此语令人警思。纵观当前,一些基层干部,或是以松松垮垮、敷衍应付的心态来对待百姓;或是“为了面子赶工期”,民生工程走马观花;亦或是“干部不紧不慢,百姓急得团团转”的工作态度。思想上偏离为民的坐标,行动上必然远离“三严三实”的要求。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民生不是谋求政绩的幌子,多俯下身去,闻一闻泥土的芬芳;多接接地气,看一看群众疾苦。“为民服务”不是说说而已,当用行动去践行“爱民情怀”。

  “爱民为民,政贵有恒”,当官如何为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一个“泥腿子”干部,如杨善洲,挽起裤脚就能下田插秧;一个信访干部,如张云泉,端起水盆就能给上访老人洗脚;一个组工干部,如卢玉宝,零距离为群众解忧。他们把“工作琐事”做到了极致、诠释了忠诚、呈现了精彩,也在人们心中,铸就了让人仰望的精神高地。

  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务实为民”之风是最美好的传承。风云波诡的时局,今天的党员干部需要向卢玉宝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公仆情怀,以严实的精神修身、干事、为政,像青檀那样扎根群众当中,在解决好群众小麻烦的平凡中,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绽放不平凡的坚守。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