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治理大气污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优化能源结构,下“笨功夫”削减污染负荷,久久为功
东北华北地区持续雾霾笼罩,相关地方和部门近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哈尔滨呼兰热力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因治污不力还被环保部点名通报。期待这样的治污之举能让这些地区早日驱散雾霾见蓝天。
众所周知,雾霾是特定的气象条件和细颗粒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竟谁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一直众说纷纭。曾有分析认为,导致雾霾形成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有人说秸秆焚烧也是主因之一,于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汽车限行、禁烧秸秆等措施。这次东北华北地区突如其来的严重空气污染,恰好发生在这些地方开始集中供暖之际,于是,矛头又对准采暖的燃煤锅炉。
污染源莫衷一是,某种程度上说明治污之难。奇怪的是,治霾好像远没有水污染治理那么紧迫。严重的雾霾天气持续多日后,这数十家被通报违规排污的企业居然还在生产,似乎就是例证。
道理很简单。无论PM2.5浓度多高、雾霾持续时间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就立即烟消霾散。而要是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一座城市哪怕把所有的工厂停产、让所有机动车停驶,都难以立即改善令人窒息的污浊空气。
所以,这些年来,靠天治霾,大家心照不宣。一些地方平时疏于监管,等到发生了严重污染,纸包不住火了,才临时抱佛脚高调监管。其实他们明白,只要风一刮,这些措施就能立竿见影化为政绩。一些非法排污者深谙此道,平时把治污的心思全用在逃避监管的机巧上。
大气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治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静稳天气条件下容易产生雾霾,是因为空气中早就集聚了大量细颗粒污染物。只要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雾霾天气就必然反复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因此,从根本上看,天蓝不能等风来,必须下“笨功夫”一点点削减污染负荷,久久为功。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立章建制狠抓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大气无边界,必须强化区域协作,联防联控。
郭元鹏:围堵雾霾要给“一把手”加担子2013-01-31 |
齐鲁晚报:别把治霾的皮球踢到三五十年后2013-02-01 |
清 唱:蔚蓝天空需要法治2013-02-06 |
毛建国:防治雾霾当像防治非典2013-02-18 |
李 杏:因大气污染受害,向谁索赔?2013-09-27 |
金明岩:治霾还须多管齐下2013-11-06 |
张贵峰:应对雾霾,“弹性工作”更要“硬性...2013-11-07 |
李长安:雾霾发出的“红色警戒”2013-12-09 |
张永琪:人工消霾缺少实用价值2013-12-19 |
肖余恨:保护环境就是捍卫生命2014-02-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