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施振宇:反腐耐力需要群众给力
//www.auribault.com 2015-11-16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当前,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是在基层治理中也发现,高压态势下,腐败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四风”披上“隐身衣”、腐败钻进“青纱帐”,花样不断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如何蓄积反腐后劲、保持反腐耐力,是一个必须面临的考题。

  正风反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骤雨打荷叶的短期努力,也需要疏雨滴梧桐的久久为功。而基层的独特之处在于,县乡一级直接面对群众,没有中间环节与缓冲机制,这也启发我们思考,为了保持反腐的后劲与耐力,在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注重从群众中汲取力量。

  坚持群众导向,发挥群众“主力军”作用。反腐过程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惩罚贪官,群众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对反腐抱着置身事外的“看热闹”心态。问题症结就在于,反腐的过程并没有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对此,我们在正风肃纪中要牢固树立群众导向,着重解决群众身边的“小贪腐”,矛头对准伤人的“小权力”,用获得感激发群众的参与感。

  坚持开门执纪,发挥群众“千里眼”作用。干部腐不腐,群众最清楚,监督机制再完善,也不如群众的眼睛无处不在。因此,为了激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我们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渠道,打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综合工作平台,让百姓的呼声畅行无阻,用畅通性提升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阳光反馈,发挥群众“评判员”作用。有公开才有公信,有透明才有清明。坚持群众标准没问题,但是如何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这就需要用事实解开谜团、以公开塑造公信。我们推行阳光反馈,就是将调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开,让党员群众来共同参与,就自然能够对捕风捉影的问题进行澄清,用透明度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如果说从严治党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那么人民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人,还是打分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有没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能不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绝不是简单的方法论问题,而是直接决定着反腐的成败。

  (作者为湖北省英山县纪委书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